本報記者 周冉冉
“蘇式紅燒肉、五行豆腐、蟹粉燴魚圓、羊方藏魚……”這些精美的菜品是江蘇省“福彩杯”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大賽中評選出的“最受歡迎老年菜肴”。
10月27日,首屆江蘇省“福彩杯”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大賽決賽在揚州市舉辦。此次大賽是江蘇省養老服務領域首次舉辦的膳食服務技能大賽,來自13個設區市和省本級的14支參賽隊共56名選手參加了此次全省決賽。大賽既是對江蘇省老年餐飲服務隊伍技能水平的檢驗,也是對養老服務一線從業者“工匠精神”和職業風采的集中展示。
“十八般武藝”亮相大賽
養老服務機構供應的菜肴是什么樣的?汆燉蒸煮、煎烤烹炒……決賽現場,選手們使出“十八般武藝”,充分考慮營養、搭配、口味和價格等評比指標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精心制作適合老年人吃的熱菜、面點小吃和營養套餐,還原了“蘇適養老”膳食服務的日常場景。
太湖魚蝦肥,蘇州老年人的餐食中魚蝦水產必不可少,選手們制作的太湖銀魚羹、蘭花鮭魚盒等回味鮮甜;徐州菜講究食療食補,當地特色養生名菜羊方藏魚、彭城魚丸等亮相賽場;淮安是淮揚菜系發源地之一,當地選手精心制作了槐花蓮藕餅,有助于老年人預防“三高”……
選手們烹制的老年人餐食充分體現了江蘇各地飲食文化特色,他們現場講解,闡述設計理念、配餐特點、餐食營養等相關內容。讓老年人吃得更營養、更健康、更科學、更有保障是他們的共同目標。
江蘇全省還同步開展了老年營養餐科普、最受歡迎老年菜肴征集、特色老年營養餐展示、老年人營養餐大賽風采發布等配套活動,進一步提升全省養老服務機構的助餐水平和服務質量。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年輕人積極投身老年餐飲服務工作。”江蘇省民政廳廳長呂德明表示,為老年人燒菜做飯是技術活、更是良心活,需要一批廚藝水平優良、熱心養老事業的專業人才。年輕人的加入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增添了新力量,也注入了新活力。
“蘇適養老”保障三餐口福
民以食為天,保障廣大老年人吃飽吃好,是老年人有感的身邊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
此次大賽的冠名單位江蘇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現場展示了近年來福彩公益金助力“蘇適養老”、添彩最美晚霞的豐碩成果。據江蘇省福彩中心主任朱長引介紹,2021年,省級福彩公益金資助全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1.8億元,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截至2021年年底,江蘇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83.68萬人。保障廣大老年人吃飽吃好、吃得營養健康是構建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質“蘇適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方面。
《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將助餐列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重要內容。省民政廳聯合多部門印發《江蘇省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2022版)》,增列助餐為基本養老服務項目。各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給予助餐服務補貼。
同時,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省聯合開展養老服務機構“明廚亮灶”工程,保障機構全流程餐飲服務更加規范。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協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對養老機構、社區助餐點等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檢查,確保廣大老年人吃得安心。
各地因地制宜辦“食”事
據統計,當前江蘇全省共運營老年人助餐點4680家。多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具備助餐服務功能,疫情期間也堅持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上門送餐等剛需服務。一批社會餐飲企業通過開設“銀發餐桌”、掛牌“長者食堂”等方式參與進來,豐富助餐服務供給。
南京、無錫、常州、淮安、宿遷等市布局建設社區銀發助餐點,構建“15分鐘助餐服務圈”。其中,蘇州市全面推行助餐服務社會化運營;連云港、鹽城等市將助餐服務列入政府民生實事;揚州市以頤養住區建設為抓手,將老年人助餐融入社區服務;徐州、南通、泰州推動建設中央廚房提升為老助餐服務能力;鎮江市則開發了老年助餐信息系統,推動助餐服務智能化……各地因地制宜,共同將老年人的“食”事辦實。
食安才能心安,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是打造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一環。呂德明表示,江蘇聚焦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舌尖上的養老”,努力促進養老服務質量水平整體提升,保障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