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戴 閩
黨的二十大確定了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進號角。作為民政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以實際行動彰顯民政擔當。
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
看齊核心,擁護核心。新時代以來的10年,我們經歷了對黨和國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再次證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卓越執政能力。我們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高舉旗幟,堅定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走好這條必由之路的題中應有之義。新時代民政人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上下功夫,保證民政工作和事業發展的政治性、時代性和先進性。
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當前,民政系統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多種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學習,尤其要掌握報告中提出的與民生民政領域相關的重要論述。要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堅定意志、協調行動。
始終全心全意促發展
以改革之舉促發展。南昌市將穩步推進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實驗試點工作,進一步優化基層議事協商流程,豐富議事協商形式,讓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民主在基層落地開花;大力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優化養老服務布局,提升服務質量;全力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改革,持續開展對高價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正之風的整治,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以攻堅之力促發展。堅持“項目為基、項目為要”的理念,加快推進家庭養老床位、社區嵌入式養老院、鄉鎮(街道)社工站、市殯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等一批新建項目建設進度。抓好市社會福利院服務對象生活區提升改造、市兒童福利院新址建設、市本級公益性公墓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民心工程”。
以擔當之為促發展。南昌市民政部門堅持服務大局,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提升民政領域便民利企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梳理民政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推動民政便民服務融入“贛服通”平臺,實現“一網通辦、隨身服務”。開展婚姻登記“全市通辦”,加快婚姻登記機關標準化建設。完善殯葬服務免費制度,全面落實基本殯葬服務五項費用直免直補。
始終盡職盡責厚民生
做實基本民生保障。南昌市民政局積極推進低保及特困供養制度城鄉統籌,繼續落實低保漸退等幫扶措施,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持續加大城鄉低保資金投入,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做細基層社會治理。加大對社會組織的監管力度,推進非法社會組織、“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治理,使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依托“1+5+X”社區鄰里中心、鄉鎮(街道)社工站等陣地平臺,不斷深化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等協調聯動,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做優基本社會服務。把做好“一老一幼”工作作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養老事業、養老產業,實施兒童“關愛工程”。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探索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構建“一站式”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深化“黨建+農村頤養之家”,打造農村養老服務升級版。加快兒童福利事業發展,建立健全覆蓋孤兒、困境兒童、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的關愛保護體系,深入實施兒童“關愛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兒童福利事業由補缺救助型向適度普惠型延伸。
始終堅持不懈強作風
鍛造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南昌市民政局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抓基層的導向,擦亮“讓愛回家”“傲青松”等民政黨建品牌。緊密結合“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創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作風大轉變、素質大提升,引導帶動民政干部在為民服務創新創優上立標桿、做模范、當先鋒。
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嚴格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強化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續深入糾治“四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打造團結奮斗的民政隊伍。聚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健全完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提高戰斗力、強化執行力,營造思想統一、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同向發力的干事氛圍,推動各項工作有特色,整體工作走前列,以更高質量的發展成果為困難群眾謀利益、讓困難群體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