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記者 梁佩韻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基層治理關乎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基層治理相關問題,求是網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民政部副部長張春生。
求是網記者: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請您談談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推進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意義。
張春生委員: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我們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只有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把為群眾服務的資源和力量盡量交給與老百姓最貼近的基層組織去做,增強基層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才能形成億萬群眾始終同我們黨站在一起的生動局面,才能厚植我們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才能凝聚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只有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暢通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實現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夯實基礎。
基層是人民群眾生活休憩的家園,也是黨委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推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量任務在基層,推動黨和國家各項政策落地的大量責任主體在基層。只有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不斷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才能把黨和國家各項惠民政策落實落地,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求是網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請問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有效發展基層民主,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
張春生委員: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是人民群眾參與最廣泛最直接最生動的民主形式。黨的二十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作出“積極發展基層民主”的重要部署,更加凸顯了基層民主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積極發展基層民主,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保證人民民主的理念貫徹到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推行“四議兩公開”機制等成熟和普遍適用的規則和程序,讓基層民主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豐富基層民主實踐,依法推進民主選舉,廣泛開展民主協商,全面實行民主決策,著力強化民主監督,讓基層民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在基層治理的全過程;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推動基層民主創新發展,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此外,還要促進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有效銜接良性互動,有效推動各種民主形式有機銜接、協同發展。
求是網記者:習近平總書記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我們動態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較短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新冠病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近年來,無論是在疫情防控還是在脫貧攻堅中,城鄉社區均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請問其中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
張春生委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城鄉社區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重大考驗中展現出很強的戰斗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有重要經驗值得總結。比如,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對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領導,推進城鄉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比如,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服務居民、造福居民作為城鄉社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心管理,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比如,必須始終堅持依法治理。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破解城鄉社區治理難題。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組織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比如,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互動結合,更好發揮科技、人才支撐,為基層治理和城鄉社區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強化路徑選擇。
求是網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在基層減負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張春生委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和為基層減負結合起來,作為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堅持什么問題反映強烈就關注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圍繞力戒理論學習“走形式”、規范督查檢查考核、精文減會杜絕文山會海等,推出一系列部署舉措為基層減負、為治理能力增效,上下同心、齊抓共管的基層減負常態化機制正在形成,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成為普遍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