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探索黨建引領鄰里共治——“僑家樂”里喜安家

時間:2022-12-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在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雙陽街道的南山社區里有個歸僑安置小區,有居民約550人,小區里有很多20世紀60年代從印度尼西亞歸國的僑民,2007年才搬到現址。小區人口的老齡化程度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區也一度出現道路擁堵、公共空間不足等問題,鄰里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一度弱化、淡化。

然而,該小區近年來興起了新風尚,賞香料、嘗美食、辦球賽,成為歸僑安居的家園;大批其他社區的居民也乘興而來,安置小區儼然變成了明星小區。其背后的“化學反應”是怎樣生成的?

建立機制,織密鄰里共治網

為了零距離服務居民,洛江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指導雙陽街道黨工委,在各個社區推行黨建引領近鄰治理模式,建立街道、社區、小區、樓棟上下貫通的為民服務網絡。歸僑安置小區采取“兼合式”黨組織組建模式,推動小區管理服務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將黨的組織工作觸角延伸到小區樓棟;整合紅色鄉賢參事會、黨員志愿服務隊、駐區單位等力量,建強社區服務陣地。

受限于規劃,南山社區用房緊張。經社區統籌協調場地,今年9月下旬,由泉州市、洛江區民政局出資30萬元建成的社區長者食堂和老年人活動中心開業,解決了老年人的就餐難題。老年人活動中心設有日間照料、休息區、棋牌區等功能區,提供多種為老服務。

南山社區組織歸僑小區黨員開展“掛牌亮諾在樓道”“黨員服務在鄰里”等主題活動,帶動居民共同參與到互幫互助中。通過實行“黨員樓棟長”制度,打通基層治理進樓棟、進家庭“最后一米”。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的23名黨員認領了公益崗,為15名空巢、獨居、孤寡老人提供菜單式服務。

在黨建引領下,社區的各方力量融合互動,畫出最大同心圓。社區少工委組織開展夏令營、紅領巾課后學堂等活動30余場;每年中秋節,社區社會組織都會邀請歸僑和僑眷參加茶話會、博餅(閩南中秋民俗)等活動,以增進交流。

挖掘優勢,打造小區大平臺

面對安置小區印尼歸僑的矛盾,社區注重通過協商化解,促進鄰里和諧。

平日里,社區通過定期召開黨員和居民懇談會等方式,面對面聽取居民意見,讓居民說話“有地方、有分量”,推進小區協商共治,妥善解決了“小區停車難”、爭占公共空間等問題。

十幾年前,居民剛搬到小區時,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種植了很多花草。近年來,社區開展公共區域清理,不允許散亂種植,考慮到居民的習慣,特別規劃開辟了兩條綠化帶,為歸僑居民種植丁香、黃姜、沙姜等香料提供便利。現如今,這兩條綠化帶也成了亮麗的風景線。

“泉州各個社區為居民服務的場所和內容越來越多了,而且注重因地制宜,每個社區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去申請。區老齡委支持建設老年活動陣地的時候,很多社區選擇建門球場,但歸僑們喜歡跳舞,于是我們就建了舞蹈室。社區社會組織南山峇厘文藝隊發揮僑民能歌善舞的優勢,既開展僑文化推廣,也促進鄰里交流。”南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朱艷莉介紹道。

在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的支持下,今年9月9日—12日,泉州市委統戰部、泉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等單位在南山社區舉辦第三屆“僑家樂·福建省華僑美食風情文化節洛江雙陽專場活動”。其間,泉州市華僑歷史博物館還在南山社區舉辦了“僑心向黨·百名泉籍歸僑黨員事跡巡展”。“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500名社區外的市民前來品嘗美食、觀看展覽,了解華僑文化。”朱艷莉說。

移風易俗,簡便家宴替代大操大辦

泉州講究人情往來,少數富裕家庭給孩子辦周歲宴動輒擺上四五十桌酒席,每桌標準約千余元。為了推動移風易俗,街道干部、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長經常進行走訪,以便了解情況,及時倡導新風尚。

2019年11月,小區的黨員樓長在走訪中了解到居民蘇先生準備大辦小孩周歲宴,便勸導其簡辦。于是,計劃擺十五六桌酒席的宴會變成了只有十多位至愛親朋參加的家宴。“社區做了倡導,我們要支持。”蘇先生說。

2021年4月,小區居民林先生為年滿十六歲的孩子組織籃球賽令朱艷莉印象深刻。林先生是企業家,準備給兒子辦成人禮。社區得知后建議林先生簡辦宴會,林先生答應了,但仍然希望有個大場面,正好他兒子喜歡打籃球,于是就決定辦一場球賽。他的企業及合作伙伴組隊參賽,喜歡打籃球的社區居民聞訊后也組隊參賽。小林同學在火爆的籃球賽中收獲了成人禮祝福。

“有的企業家會把原本打算為子女慶祝生日的錢捐贈給社區,辦長桌宴宴請社區的高齡老人。”洛江區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與社區治理股負責人施曉嫻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