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吳光明
大病有救助、求學有保障,增收致富有項目帶動、村居環境不斷改善,如今在江蘇省如皋市廣大鄉村,困難群眾宜居宜業的和美圖景正由希望變為現實。這其中,有著如皋市慈善基金會的重要貢獻。
伴隨“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時代主旋律,近年來,江蘇省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實施的大病助醫、濟困助學等救助項目著力向鄉村傾斜,攜手愛心企業開展鄉村發展項目幫扶、村居基礎設施建設等,累計資助7800多萬元,進一步增強了困難群眾的自我救助、自我發展能力,提升了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大病救助,減輕農村困難家庭負擔
如皋市石莊鎮張楊園村5組的劉鑫雨患有白血病,醫療費用先后花去160多萬元。其父母因為帶他求醫,無法工作,一個本來收入尚可的家庭拖成了低保戶。
幸運的是小鑫雨成為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少兒大病救助”項目的受助者,危難中的一家人看到了曙光。幾年來,鑫雨的治療費在醫保報銷和民政大病救助后,還累計獲得“少兒大病救助”28萬元,其中一次性受助18.8萬元。如今,鑫雨已進行骨髓移植,病情基本穩定。
受益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少兒大病救助”項目的還有吳窯鎮大石村低保邊緣家庭石淑楨家。
“得知孫女患上白血病時,我們全家人的腦袋轟然炸開——‘就是賣掉所有家當也負擔不起醫治費用啊’?!笔鐦E的爺爺表示,一家人在農村,沒有多少積蓄,白血病的治療費用對他們而言就是“天大的數字”。
是“少兒大病救助”項目給了他們希望,幫他們渡過難關。收到如皋市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石耀、副理事長秦玉林上門送去的19萬元銀行轉賬單,石淑楨的爺爺激動得淚水盈眶,一個勁兒地致謝:“永遠不會忘記這份恩情!”
一份愛心帶給困難家庭一份力量。單筆一次性資助十幾萬元,將農村大病患者的家庭負擔降至可以承受的范圍,如皋市慈善基金會以慈善力量給民生多一份保障,讓困難家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據統計,如皋市慈善基金會通過實施“少兒大病救助”“慈善血透助醫”“濟困助醫”“牽手助醫”等救助項目,累計出資1940多萬元幫助困難家庭走出困境。僅“少兒大病救助”就受理患者211人次,發放救助金401.48萬元。同時,基金會還實施“情暖如皋”濟困慰問項目,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困難家庭送去關愛,特別是農村困難家庭,向他們傳遞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愛,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勇敢面對困難。
慈善助學,助力困難學子勇敢追夢
慈善路上,守護困難學子的夢想,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已堅持14年。
自2008年起,如皋市慈善基金會一方面通過開展“育賢助學”活動,每年資助在初高中就讀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每人2000元(孤兒每人5000元),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圓夢助學”活動,每年資助被普通高校(對口職校)新錄取的大專以上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以及孤兒每人4000元,幫助他們圓夢大學。截至目前,基金會共計出資1225.4萬元,幫助10665名(次)困難學子完成了初高中學業、圓夢大學。
家住如皋市如城街道新官村的孫浩楠就是受助者之一。2019年,孫浩楠被南京大學錄取,可他從小失去父親,母親改嫁,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在農村沒有多少收入,實在拿不出供他上大學的費用。就在他彷徨之際,如皋市慈善基金會“慈善圓夢助學”活動開始了。
“那一刻,真覺得自己是在黑暗中看到了點點繁星?!睂O浩楠回憶,收到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登門發放的“圓夢助學金”,自己心中豁然明亮了。
說起慈善助學,如皋市慈善基金會2021年“圓夢助學”活動的受助對象李凈和錢炎也是由衷地感激。李凈和錢炎都是白蒲鎮的農家子弟,慈善資助緩解了他們的家庭壓力,讓他們放下“包袱”去追夢。
今年7月,高考剛結束,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再次向各鎮(區、街道)慈善分會、各高中學校發出關于開展慈善“圓夢助學”活動的通知,開啟今年資助困難家庭大學新生和孤兒學生活動,每人一次性資助入學金4000元。
“助學金發放儀式”上,受助孤兒學子周宇桐說:“我雖是孤兒,但不缺愛。社會各界的每一次助力,都讓我感到幸福?!?/p>
今年根據南通市慈善總會部署,如皋市慈善基金會還同時開展了“大手拉小手,一起向未來”公益資助活動,為特殊困難未成年人募集善款。
項目幫扶,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在如皋市西北部的城北街道袁橋社區,光伏發電項目成為靚麗的風景。近年來,如皋市慈善基金會通過政策扶持、多方參與、群眾受益的方式,幫助有條件的鄉村引進幫扶項目,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今年初,如皋市慈善基金會在深入村(居)調研基礎上,決定與如皋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分別出資90萬元,幫助15個村建設光伏電站。各村(居)在持續25年享受用電優惠的同時,每年可享受基金會補助資金10%的收益。
袁橋社區在全市1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中率先響應,先行先試。經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光伏發電站項目建設,并順利通過相關部門及專家組的驗收,實現并網發電,預計每年收益2萬余元。
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讓村民滿懷激情向未來。袁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培華說:“作為基層村居,我們迫切期盼的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的助推之手、有力舉措!”
“截至今年10月,15個村光伏電站項目已經圓滿完成建設任務。項目的收益將作為專項資金,用于社區低收入家庭及突發困難家庭救助?!笔硎荆白尫龀猪椖慨a生的收益繼續反哺社會,也是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途徑?!?/p>
不僅如此,如皋市慈善基金會還積極聯系鄉村慈善冠名基金單位,參與村(居)修橋建路、安裝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幸福家園”建設。
在如皋市慈善基金會的牽線下,長江鎮中心沙社區累計收到愛心企業、村民捐款數百萬元,建設的“泉馨養老中心”聘用專業醫護人員為老年人提供護理和照料服務,“厚德愛心超市”募集衣物等捐助給有需求的困難家庭,“愛心發屋”每年向社區7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12次免費理發券;興建的社區活動中心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內設“百姓大舞臺”和健身、乒乓球、臺球、棋牌等活動室;開辟的“文化廣場”上,社區健身操隊和廣場舞隊時常舉辦活動……整個社區洋溢著歡樂與幸福。
東陳鎮徐灣社區村民張少元成功創辦公司后,先后通過基金會向家鄉捐款100多萬元,資助困難家庭、困境兒童,慰問老年人,為村里修繕道路、安裝路燈。小村落發生著大變化,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