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全濤 張榮基
近日,家住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東陳社區的低保戶陳女士向北宅街道社工站申請救助服務。因患關節疾病行動不便的她十分渴望能有輛電動輪椅方便照顧孩子。社工站及時響應,快速整合動員社會資源,鏈接愛心企業認領需求購置輪椅,為陳女士提供了滿意的救助服務。
陳女士個性化救助服務需求能夠及時得到滿足,得益于北宅街道社工站依托“區級救助平臺+街道社工站”雙站協同優勢,實施的“社區救助吹哨人”制度。該制度以“嶗山·紅哨子”困難群眾救助服務系統為工具,以“五社聯動”機制為行動框架,由駐站社工、各村民政主任擔任“社區救助吹哨人”,調研收集困難群眾需求,通過實地走訪、需求鑒別,精準、及時地將個性化的物質類、服務類需求上傳到救助服務系統中。同時,挖掘社區能人骨干和社會愛心力量等形成社區救助響應隊伍,主動為困難群眾提供所需的服務。
據悉,北宅街道社工站建站以來,深度融入嶗山區“全國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工作,堅持多站融合發展,增強救助服務效能,現已形成以街道社工站為載體,以區級“紅哨子e站”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街道青年之家、街道未成年人保護站、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四類平臺站點為驅動,形成社工服務、救助幫扶、青年培養、未保介入、志愿服務等多重功能的“1+4”社工站融合發展模式。
同時,北宅街道社工站以困難群眾需求為依據,精準鏈接各站服務供應商,統籌專項經費310萬元,建立多元化服務類救助投入機制,廣泛鏈接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社區商戶等社會公益慈善力量,開展老年人關懷、殘障融入、助農扶困、兒童關愛等主題服務活動70余場次,服務困難群眾近千人,切實將精準救助服務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提升服務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