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入戶巡訪 每日一問 安全監測 救助幫扶
廣州格外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

時間:2022-12-1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格外需要社會的關愛。保障他們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是強化養老服務兜底線、保基本功能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以覆蓋全市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動態管理數據庫和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地圖”為依托,利用“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系統,組織養老管理員、“社工+義工”等多方力量,建立起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定期入戶巡訪、電話“每日一問候”、遠程安全監測以及社會救助幫扶關愛網,有效解決了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難題,讓他們的居家養老生活更便利、更安全。

定期入戶巡訪——

“看到你們我很開心”

一大早,家住花都區新華街道的沈奶奶就忙著收拾屋子,換上干凈衣服,還不時打個電話詢問:“你們到哪兒了?路上注意安全啊!”

讓沈奶奶惦記的是新華街道頤康中心的巡訪人員,當天是他們定期到沈奶奶家巡訪的日子。頤康中心負責人黃清華告訴記者,80多歲的沈奶奶是位孤寡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居家生活遇到了各種困難。街道經過主動發現將其列入特殊困難老年人重點關愛對象后,頤康中心巡訪小組每周都到她家里巡訪,幫她收拾屋子,陪她聊聊天,問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事。

每次巡訪時,老人都很開心,熱情地為工作人員準備茶水、糖果,聊著家常,平日空曠的屋子也熱鬧起來。巡訪結束時,沈奶奶總是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舍不得松開:“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你們啥時再來啊?”

黃清華覺得,入戶巡訪在為老人解決居家生活難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用陪伴緩解了老人的孤單。“街道目前共有40多位特殊困難老年人,全部建立了關愛檔案,對重點關愛對象每周入戶巡訪一次。”黃清華說,頤康中心為每位老人發放了印有中心電話的溫馨提示卡,老人需要幫助時可以隨時聯系。“遇到臺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巡訪小組都會到老人家中探望,幫著排除安全隱患。”

為給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關愛,2018年新華街道成立了由“社工+志愿者”組成的“清華姐姐志愿服務隊”,目前已有助老服務隊、“初老”服務隊、心理咨詢服務隊等10支隊伍500余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廣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為老服務綜合平臺登記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共有1.3萬余人。近年來,廣州市通過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地圖”、建立定期巡訪和主動服務機制等,構建起全天候響應、全方位服務的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同時,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信息臺賬和巡訪措施,培訓親友鄰居、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員等作為鄰里互助養老員,重點為有需求的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生活照料、助餐配餐等服務。

每日電話問候——

“有你們的陪伴我很放心”

黃清華告訴記者,頤康中心的工作人員還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情況,通過電話進行“每日一問候”,在表達關愛的同時,也隨時了解老人的居家需求。“如果老人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會馬上安排人員到家中幫助解決。”

“每日一問候”是廣州市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廣州市已開通“社工紅棉守護熱線”“長者心聲熱線”等關愛電話,組織各鎮(街)、村(社區)和社工通過“暖心民政”應用、廣州社工紅棉守護行動、社會組織關愛服務項目等,開展“每日一問候”,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應急支援、精神慰藉等服務。

“每日一問候”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

“陸姨,您最近身體怎樣?如果有家中缺藥、缺菜等困難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李姨,您本月的愛心油米包已經到了,您什么時候方便我們給送去……”疫情期間,廣州市176個“雙百工程”社工站及時啟動“紅棉守護熱線”,摸排數據、精準對接需求,助力解決特殊困難群體的急難愁盼。

80多歲的陳爺爺家住白云區景泰街道,行動不便的他患有多種慢性病,需要定期到醫院取藥。疫情期間,陳爺爺就診成了難題。“紅棉守護熱線”接到求助后,馬上聯系志愿者陪同老人到醫院取藥,并采購了生活必需品。原本焦慮的陳爺爺高興地說:“有你們的陪伴真好,我覺得很放心。”

遠程安全監測——

“有‘平安通’守護我很安心”

“是‘平安通’嗎?我在家中不小心跌倒,請聯系我兒子回家幫忙!”近日,獨自居住在白云區的85歲盧奶奶不慎跌倒,她急忙按下“平安通”設備的緊急呼援尋求幫助。收到求助后,工作人員立即將情況告知盧奶奶的親人,并迅速調度一名在盧奶奶家附近的工作人員先行前往,查看盧奶奶的情況,確保她的安全。“‘平安通’每次都能及時回應我的求助,有你們的守護我很安心。”看到第一時間趕到的工作人員,盧奶奶連聲說。

“平安通”是廣州市為保障居家老人安全推出的一項遠程安全監測設施。作為廣州市基本養老服務之一,“平安通”運用智能終端設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24小時緊急呼援、主動關懷、養老服務綜合咨詢及服務轉介等。老人遇到突發狀況時,只要按下緊急按鈕,就會有工作人員接聽電話并及時提供幫助。

廣州市家庭經濟核對和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全市組織“平安通”服務機構持續開展了“長者平安防疫行動”,依托“6秒內應答響應、全天候24小時在線”服務,不斷強化分類援助和服務轉介等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對全市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據介紹,自10月以來,“平安通”累計響應呼援服務1100人次,開展心理慰藉、定期關懷等服務129萬人次。其中,電話問候特殊困難老年人21.95萬人次,上門探訪1.24萬人次。

社會救助幫扶——

“你們的幫助讓我很暖心”

69歲的董婆婆住在越秀區北京街道蓮花井社區,行動不便的她日常起居靠親戚照料,生活比較困難。街道社會救助服務站協理員了解到董婆婆的情況后,為她申請了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服務,定期安排人員上門提供清潔等服務。逢年過節,街道工作人員還會送來生活物資和慰問金。一系列救助幫扶,讓董婆婆的生活有了保障,精神狀況也好了很多,“這種幫助讓我覺得很暖心。”

社會救助服務站是廣州市全面規范和提升社會救助服務水平的一項舉措。設在鎮(街)的社會救助服務站與設在村(居)的社會救助服務點,就近為困難群眾提供社會救助申辦、信息核對,并及時提供幫扶。

廣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有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老年人9000余人、特困老年人6300人。今年1月—10月,全市累計發放低保金約4.7億元、特困供養金約1.6億元、臨時救助金約880萬元。“我們立足‘穗救易’社會救助服務平臺,及時收集、回應困難群眾服務需求,并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呼叫等技術,每月對全市8萬多名困難群眾開展電話訪問服務,再通過‘穗救易’系統指揮基層及時解決困難群眾難題,動態掌握他們的生活及健康狀態。”

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政府支持保障、部門協同配合,區級政府組織實施、鎮(街)具體負責、群團組織積極參與、村(居)委會和老年協會發揮骨干作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建立區、鎮(街)、村(居)信息共享和動態管理的特殊困難老年人信息臺賬,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加快形成專業穩定的社區為老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和志愿服務,進一步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