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通訊員 耿曉娜
今年4月以來,山東省莘縣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辦公室將“增強老年人的防詐防騙意識”納入《2022年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把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宣傳教育、提高老年人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作為重要措施,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全力打好宣傳教育“主動仗”,用心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
貼近老人,增強防騙免疫力
“獨居老人與外界溝通少,孩子又不在身邊,反詐騙意識淡薄,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導致上當受騙。”
一天,莘縣燕塔街道銀海公寓西網格網格長武燕霞來到獨居老人章大爺家中,為老人講解了防范養老詐騙的相關知識,“我們網格長熟悉轄區情況,針對轄區內的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上門講解,增強老年人的防騙意識。我們多跑跑腿兒,給他們帶去的是溫情和關愛!”
莘縣深入開展網格長“敲門”活動,全縣1638名網格長來到村頭、廣場等老年人生活圈,深入樓群院落,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面對面”講解“保健品騙局”“以房養老騙局”“投資返利騙局”“旅游騙局”等詐騙案例和防騙知識,幫助老年人提高防騙意識和能力。
全縣24個鎮(街道)全面開展“涉老反詐”宣傳進社區、進集市、進廣場、進養老機構等主題宣傳活動,線上利用政務新媒體平臺,線下利用電子顯示屏、社區宣傳欄、鎮村大喇叭等媒介,發布《關于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的公告》,在老年人密集場所懸掛宣傳標語1800余幅,張貼宣傳海報2000余張,發放宣傳頁、小冊子、明白紙等宣傳資料3.8萬余份,發放“反詐環保袋”“反詐圍裙”“反詐扇子”等受老年人歡迎的宣傳品1.2萬余個,還利用“送電影下鄉活動”播放養老詐騙公益宣傳片210余場(次),實現養老反詐社會宣傳全覆蓋。
多方聯手,增強宣傳影響力
近日,莘縣舉行弘揚平安法治精神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集中宣傳活動時,一位大爺拿著自己購買的高價保健藥品現場咨詢。“大爺,您一定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要輕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以防陷入‘保健品騙局’……”現場,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辦的工作人員一邊勸告大爺,一邊向來往的老年人講解常見的養老騙局。
莘縣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辦由縣委政法委牽頭,14個成員單位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不斷將防范養老詐騙宣傳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形成“全民參與、全民反詐”的強大合力。
縣民政局、公安局、住建局等單位,依托戶籍窗口、養老服務機構、房產中介機構、農村大集等陣地開展宣傳,講解演示養老詐騙的套路和危害,提高廣大群眾的識別能力。
縣電視臺開設“專家說法”專欄,邀請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一線干警以已查辦的“騙客戶7年保費的養老詐騙案件”“老媽樂商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為例,以案釋法開展反詐宣傳教育;該欄目在抖音、今日頭條、莘縣融媒APP等媒體平臺同時推送,全力打造宣傳矩陣,推動宣傳教育入耳入心。
拓展陣地,增強宣傳吸引力
“這段時間關于防范養老詐騙的宣傳鋪天蓋地,我剛從短視頻平臺上看了莘縣網紅‘大爺幫’發布的防范養老詐騙的短視頻,讓我印象深刻!”愛刷短視頻的退休職工蔣大媽感慨地說,“視頻上看到的詐騙手段真多,我以后還真得小心點哩!”
莘縣積極探索防范養老詐騙短視頻宣傳教育方式,拍攝制作了《養老騙局大揭秘》《當上分挑戰遇上檢察官》《老年人防騙順口溜》短視頻和《高薪誘惑下的“以房養老”騙局大曝光》情景劇;開展“我為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代言活動,邀請莘縣九曲相聲社相聲演員譚聰和擁有50多萬粉絲的莘縣網紅“大爺幫”作專題代言,并錄制了防范養老詐騙系列情景短劇,通過網紅老年人說老年事,擴大宣傳范圍,提升宣傳效果。
這些寓教于樂、幽默詼諧的作品,依托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視頻號、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播放,吸引廣大群眾觀看、轉發,切實營造全民知曉的濃厚氛圍,全力打好防范養老詐騙“指尖陣地戰”。
為織密養老反詐網,在全縣開展“助老反詐”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指導老人下載安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為老年人的“錢袋子”裝上“安全閥”,進一步在社會上形成了“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