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合肥,冬季降溫不“減溫”

時間:2022-12-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入冬以后,氣溫驟降,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以及獨居老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群眾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成為民政人的牽掛。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精心組織、提早行動,建立起覆蓋街面和社區的服務保障機制,為特殊困難群體送去實實在在的關愛,確保他們安全溫暖過冬。

“近鄰行動”讓救助更加暖心

從蒙城來合肥打工的穆某,因為沒找到工作又身無分文,只好在一個小公園的涼亭里睡覺。環衛工人范師傅看到后,主動與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聯系,報告了穆某的情況。市救助管理站及時派人前去尋找,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勸導,穆某選擇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臨時救助。隨后,他又在市救助管理站幫助下,踏上了返鄉的列車。穆某得到幫助、范師傅主動報告,都是因為合肥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發出的“近鄰”關愛志愿服務行動倡議書。

為增強主動發現能力,合肥市民政局在加大街面巡查頻次和力度的同時,加強與公安、城管等部門的協作,建立合肥市流浪乞討人員“近鄰”關愛機制,即招募熱心商戶、愛心市民、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作為“近鄰”,關心關注關愛身邊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根據他們的訴求,聯系救助管理機構提供生活照料“助困服務”、接送返鄉“助返服務”,以及聯系120、110開展緊急救治“助醫服務”,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勸導、早救助,確保不發生觸及道德底線的事件。

根據關愛機制相關規定,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對救助工作中掌握的長期滯留街面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采取劃片定人或單個定人的方式,確定“近鄰”;對易出現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的區域,采取選定商戶或愛心市民的方式,選擇“近鄰”;會同市文明辦向全社會發出倡導,招募“近鄰”。“近鄰”可采取撥打電話、登錄微信小程序兩種方式聯系市救助管理站。在接到求助信息后,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為遇困人員提供相應救助。

“近鄰行動”發布后,合肥市民政局開展了線上線下宣傳。市救助管理站組建宣傳小隊前往商業街區、街道社區,張貼宣傳單,發放倡議書,讓市民進一步了解救助管理工作,增加“近鄰行動”知曉度,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關注流浪乞討人員的良好氛圍?!敖徯袆印遍_展僅10天,就招募到愛心商鋪19家、志愿者27人,發放冬季救助棉被16床、大衣27件,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及臨時遇困人員23名。

“敲門行動”關愛社區八類人群

今年84歲的費群章是廬陽區三孝口街道城隍廟社區的獨居老人,氣溫驟降和疫情現狀導致就餐成為老人的難題。社區第一時間開展“敲門行動”,安排志愿者為老人送餐上門,并根據老人生活需求,幫助購買蔬菜等物資。

為了保障像費群章這樣的特殊人群的生活,合肥市民政局統籌社區工作者、下沉干部、黨員志愿者等力量開展“敲門行動”,迅速摸清全市獨居老人、殘疾人、精神障礙患者、孤兒(留守及困境兒童)、孕婦、低保對象、血透患者、癌癥患者等八類特殊群體情況,總數超過20萬人。通過“敲門行動+上門服務”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特殊人群家庭生活狀況,積極落實關懷幫扶。同時,做好特殊人群建檔立冊,健全“一戶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掌握底數,完善臺賬信息,動態更新人員基本情況,確保對特殊人群摸排全覆蓋。

家住廬陽區雙崗街道萬小店社區的楊先生就是“敲門行動”的受益者,居家隔離的他要進行血液透析,社區通過重點特殊人群服務臺賬獲悉他的情況后,與街道衛健辦對接,并向廬陽區疾控中心報備,最后由街道安排專車閉環接送楊先生去醫院完成血液透析。事后,楊先生專門致電社區道謝:“我感到很溫暖,感謝雙崗街道和萬小店社區幫忙聯系醫院,讓我能及時進行治療!謝謝你們!”

“敲門行動”也讓那些不和老人一起居住的兒女放下心來。前兩天,包河區包公街道雨花橋社區駐站社工接到了張女士的電話:“麻煩你看看我母親,她一直不接電話,不知道老人現在什么情況?”社工立即上門,發現老人一切安好,臨走時還幫老人檢查了家中的物資儲備和水、電、燃氣,囑咐老人有需要時隨時聯系社工。

現在,合肥市建成了2.71萬人,貫通市、區、街道、社區、網格(小區)的社區管控責任人隊伍,由專人負責對接獨居老人、殘疾人、孕婦等特殊人群,確保第一時間收集人員信息和需求,第一時間協助聯系幫扶服務,第一時間解決實際困難,實現社區服務有力度更有溫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