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2月中旬,山東召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1261”的總體思路,其中第一個“1”是把握一條主線,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是堅持兩個目標定位,即為全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山東經驗,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民政力量;“6”是打造為民、品牌、活力、實干、整體、忠誠“六個民政”;最后一個“1”是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民政鐵軍。如何理解和把握“1261”總體思路?在新的一年,山東將怎樣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山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莊嚴。
拓展工作思路,增強工作成效
記者: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1261”總體思路中的第一個“1”就是把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在您看來,民政部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莊嚴:我們要把深刻領悟六個“必須堅持”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把握民政工作的精神內核、本質屬性、特點規律、職責定位和時代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民政工作現實問題的理性思考和實踐探索,更好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關于民政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找準新時代民政工作的職責定位,找準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更加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要大力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民政鐵軍,為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目標決定高度,定位決定格局
記者:近期,您在山東省民政廳召開的多個會議中反復強調,今年要為全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山東經驗,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民政力量。請問在“1261”總體思路中,這兩個目標定位是如何確定的?
莊嚴:目標決定方向和高度,定位決定站位和格局,目標和定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礎和關鍵,是首先要回答清楚的問題。“兩個貢獻更多”是廳黨組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深入分析當前我省民政工作在全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局中、在山東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大局中所處的位置,著眼“大局所需、群眾所盼、民政所能”作出的戰略判斷。我們認為,“兩個貢獻更多”的目標定位符合山東省民政工作實際、符合未來發展期待,是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經過努力實現的。
首先,為全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山東經驗,我們天時、地利、人和俱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山東考察,要求山東“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山東民政必須握緊時代的接力棒,不折不扣落實總書記對山東的重要指示要求,這就是天時。山東民政工作有光榮的歷史,最近10年連續在民政部重點工作綜合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為全國民政工作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這就是地利。在齊魯文化、儒家文化的滋養下,山東民政干部講政治、重情義、執行力強、為民情懷濃厚,始終把為民愛民作為持之以恒的理念,鍛造出了敢打硬仗、不懼風險的民政鐵軍,這就是人和。
其次,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民政力量,我們責任、信心、能力兼備。山東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戰略對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要求我們必須強化使命擔當,提高工作標準,進一步把各項工作推向新高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貫徹落實為民政工作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部署越來越需要民政支撐支持,特別是在促進共同富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方面,各級民政部門都要發掘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會組織、慈善社工等潛能,創新銜接和結合機制,主動融入和服務全省發展大局。
踐行六個“必須堅持”,傾力打造“六個民政”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了六個“必須堅持”。按照“1261”總體思路,山東要傾力打造“六個民政”。請問“六個民政”具體指什么?它與六個“必須堅持”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莊嚴: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正確路徑,為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指導,是我們提出打造“六個民政”目標的根本依據。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要求我們更加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傾力打造“為民民政”。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民政工作者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為民民政”帶來的溫度。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要求我們更加努力爭先進位,傾力打造“品牌民政”。一要靠信心,做到敢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二要靠實力,做到樣樣工作“干就干出一流、做就做成精品”,打造過硬的品牌。三要靠宣傳,宣傳也是生產力,要既會干又會說,把好聲音、正能量傳播出去,這也是責任和擔當。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要求我們更加強化擔當作為,傾力打造“活力民政”。民政的“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民政工作的基本規律。守得住“正”,才能創新。打造活力民政,一要光大優良的民政傳統,與時俱進,不斷給民政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氣質。二要強化擔當作為,不要覺得以前沒干過的事就不去干、不了解就不去做,事關老百姓安危冷暖的事一個也不能落下。三要大力推動工作創新,充分激發民政干部特別是基層民政干部創新活力。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攻堅克難,傾力打造“實干民政”。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實際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認為,發現問題是一種能力,解決問題是一種擔當。打造實干民政,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既有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還要堅持預防為主,未雨綢繆,建立常態化排查整改機制,完善和落實應急預案,減少新問題的產生。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要求我們更加注重統籌協調,傾力打造“整體民政”。一方面,要做好對上對下工作。對黨委、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安排部署的工作,要認真抓好落實,及時報告和反饋信息;對下級民政部門要經常加強業務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要做好對內對外的工作。對外要發揮好社會救助、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城鄉社區治理、養老服務和社會組織、區劃地名等設在民政部門的議事協調機構的作用,通過積極配合其他部門做好相關工作,贏得理解和支持;對內要加強民政部門內設機構之間的協作配合,加強各類民政業務之間關聯性研究,加強資源整合和力量統籌。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服務大局,傾力打造“忠誠民政”。民政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民政干部首先是黨的干部,民政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要堅持把民政工作置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全省工作大局中來謀劃、部署和推動,堅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等重大部署,找準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結合點。
凝心鑄魂,擔當作為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從不久前召開的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我們了解到,“1261”總體思路中的最后一個“1”指的就是建強一支隊伍。請具體談談您在這方面的思考。
莊嚴: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實現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是首要的,隊伍建設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增強政治素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實際行動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要提高業務技能,把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訓當作大事來抓,幫助大家學習先進經驗,開闊視野,提高履職能力。要堅持依法辦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習慣。要講團結會團結,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和民主決策,堅持干好工作、處好感情、增進團結,相互支持補臺。要嚴作風強擔當,讓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在民政系統蔚然成風,展現新時代民政鐵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