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陳日發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握和踐行好“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等規定。黨章這些規定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握和踐行黨章這些規定,其核心要義在于為黨好就必須對老百姓好、對老百姓好就是對黨好,其實質要求在于弄明白“為了誰”、搞清楚“依靠誰”、定位好“我是誰”。
首先弄明白“為了誰”。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黨員就必須弄懂群眾利益無小事,必須做到心中裝著老百姓,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必須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政府,從本質上來說,共產黨員的崗位職責都是為了人民,都必須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具體到鄉鎮論壇雜志社黨員,尤其是《鄉鎮論壇》雜志、《社區》雜志、《中國社區報》記者編輯崗位上的黨員,必須履行黨章規定的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等黨員義務,傳播好黨的為民初心、惠民政策,傳導好黨對人民群眾的關懷之切、溫暖之情,傳遞好人間的守望相助、社會的慈行善舉,采訪報道好基層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并從輿論監督上促進解決基層百姓的這“這三事”。鄉鎮論壇雜志社記者編輯崗位上的黨員,要多感受萬家燈火里的喜怒哀樂、千家萬戶中的酸甜苦辣,通過采訪報道及時反映基層百姓究竟急什么、難什么、愁什么、盼什么,必要時就某一項重點惠民政策落實的全過程進行跟蹤采訪報道,促進解決基層百姓的急難愁盼。當好基層群眾的代言人、貼心人,發揮好輿論監督維護群眾正當利益的媒體功能作用,執行好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黨章規定。
重在搞清楚“依靠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人民群眾是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遇事同群眾商量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是黨員就要有與人民息息相依、心心相印的赤子情懷,就要有與人民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高度自覺,就要有依靠群眾、不負人民的思想品質。密切聯系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重在自覺、貴在持久、難在徹底。鄉鎮論壇雜志社作為面向全國城鄉基層的重要新聞宣傳陣地,根植最基層的村民、居民,群眾性特征鮮明突出,群眾優勢得天獨厚,緊緊依靠基層群眾是鄉鎮論壇雜志社的命脈所在。鄉鎮論壇雜志社記者編輯崗位上的黨員,在自己工作中要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多到街頭巷尾與基層百姓交交朋友談談心,增進與基層群眾的感情。多到田野鄉村與基層百姓拉拉家常聊聊天,拉近同基層群眾的距離。尤其要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采訪報道搞調研,同困難地方的基層群眾保持最密切關系,多了解多掌握群眾意見集中地方的社情民意,多報道多反映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的基層百姓心聲,當好黨的喉舌、政府的鏡鑒,辦好人民的報刊媒體。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基層群眾首創精神,積極下基層、接地氣、練“四力”,從尋常巷陌提煉閃光的思想,去田間地頭萃采創造的元素,到百姓中間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為黨和人民辦好《鄉鎮論壇》雜志、《社區》雜志、《中國社區報》。
還要定位好“我是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黨員都來自人民,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是黨員就必須懂得的是黨和人民給了我們干事創業的舞臺、施展才華的天地,人民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利益上黨員要克己奉公,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不打小算盤、不搞小聰明,多為百姓辦實事,多為人民做貢獻,以實際行動感恩人民、回報人民。工作上黨員要為民盡責,扛起肩上為民的責任,敢于擔當為民的作為,切實履行為民的職責,一環緊扣一環干,一步緊跟一步辦,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學習上黨員要當先進,帶頭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國家法律法規、履職業務知識,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掌握為民工作、服務群眾的制勝本領。行為上黨員要做模范,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有任何的私利和特權,都必須嚴守黨的紀律規矩、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觸犯“高壓線”,不沖撞“紅線”,守好自己的人生“底線”。社會生活中黨員要作表率,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帶頭發揚優良的家風家教,率先垂范移風易俗,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思想影響,身體力行健康生活情趣和文明生活方式,守好自己的人生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