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安 娜) 近日,北京市出臺《北京市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非疫情流行、疫情流行和疫情流行嚴重三種情形,針對開放管理、封閉管理和嚴格封閉管理分別提出不同防控措施要求,確保養老機構實行“乙類乙管”后能夠分類施策、科學防控,最大程度保護養老機構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方案》明確,由各區負責動態調整養老機構防控措施,養老機構建立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在防范疫情輸入風險方面,加強人員進出、物品進出、環境監測管理,入院人員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現場抗原檢測陰性結果,外來物資物品實現無接觸交接,對重點環境點位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在防范聚集性疫情方面,對機構內老年人和工作人員開展健康監測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檢測,養老機構結合設施條件實行院內分區管理,設立閉環管理區、流動管理區和健康觀察區,完善細化應急處置預案,加強物資、護理人員等應急支援力量儲備。在防范老年人重癥病亡方面,加強在院老年人分類分級服務管理,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用藥指導、協助轉診等分類分級健康服務,保障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120急救轉運、街道(鄉鎮)一對一對接,鼓勵養老機構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和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做到“應接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