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頤養之家”打開農村養老新路徑

時間:2023-03-1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雷 耀

“豐年余年頤養天年,家園花園幸福樂園。”這副張貼于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東小村鎮新東村“頤養之家”大門兩側的對聯,真實地道出了入住的30位老人的心聲。“這里吃穿不愁,有人給端水送藥,還有人陪著聊天解悶……這樣的生活,要擱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70多歲的李大爺是首批入住“頤養之家”的老人,他老伴兒幾年前去世了,子女也都在外地工作,老人小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李大爺逢人便夸現在的好生活:“感謝黨的好政策,我住在這里很踏實,這就是我的養老之家。”

如今在大同市,已有400多位像李大爺這樣的農村“兩無”(無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無法照料或無贍養能力)老人在“頤養之家”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有1500多名農村困難老人通過“頤養之家”享受送餐、醫療等服務。

大同市將農村養老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結合,以云州區西坪鎮瓜園村為試點探索實施“頤養工程”,為農村“兩無”老人提供多樣化、針對性強的保障性養老服務。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已在52個村建成“頤養之家”。這項工作入選了2022年山西省養老服務“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

“頤養之家”為誰服務

農村老年人口返貧致貧問題,是當前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難點和痛點問題。據統計,目前,大同市共有脫貧人口27.35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9.3萬人;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等監測對象有1.4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的有6500多人;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有3000多人,其中60歲及以上的有2074人,這些老人中有42.3%是單一戶。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同市脫貧人口中的養老問題較為突出。

為此,大同市將農村“兩無”老人作為全市防返貧監測幫扶的重點對象,創新實施“頤養工程”,為他們解決保障難、健康難、關愛難等問題,探索建立服務多樣化、運行可持續、費用能承受的養老模式,持續提升他們的晚年生活品質。

為實施好“頤養工程”,大同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決定試點先行、穩妥推廣,由市級確定縣級試點、縣級確定村級試點。市、縣兩級均成立“頤養工程”領導小組,各鄉鎮組建工作專班,由村“兩委”具體負責運營管理。在市一級,明確由市鄉村振興局、民政局配合完成此項工作。

“市里出臺的農村‘頤養工程’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將具有縣區戶籍或在縣區常住5年以上,60周歲及以上的6類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及低保邊緣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無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無法照料或無贍養能力的老年人)和70周歲以上的3類對象(空巢、失獨、獨居老人)作為‘頤養之家’的服務對象。”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工作中,對涉及民政的服務對象,我們都組織專人進行了仔細核對,并建立工作臺賬,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我們還統一規范了服務項目和內容,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工程順利實施強化了基礎保障。”

“頤養之家”如何運作

立足不出村養老、家門口養老、嵌入式養老,大同市要求試點村通過整合敬老院、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或改造現有閑置設施等各類資源,盤活政府資源,因地制宜提供農村養老服務。服務模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整合現有場所改建而成,采取“財政補一點、村級籌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交一點”的籌資方式運作,為入住人員提供餐飲、保潔、就醫等10項常規服務。入住的“兩無”老人每月交納生活費350元,其余由政府補貼,水、電、暖等費用由村集體承擔,聘請服務人員的工資報酬由村級解決。

另一種是由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和專職護理人員組成關愛服務隊,與老年人建立互助關愛服務關系,對60周歲以上留守老人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建檔,定期更新、動態管理,每名關愛人員聯系2—3名失能老人,每天一次電話溝通,每周一次上門走訪,開展常態化服務。每名服務人員每月發放350元,每月至少服務7次。(下轉2版)(上接1版)

推動“頤養工程”從腦中一張藍圖轉變為眼前一幅實景,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據介紹,大同市在“頤養工程”建設資金籌措上主要采取六種方式,即落實農村養老機構省、市、縣三級財政建設補助和運營補貼政策;過渡期內從市、縣銜接資金中列支一定比例一次性支持“頤養工程”;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彩票公益金用于農村養老工作,市級彩票公益金對農村養老事業重點傾斜;村級可設置養老服務公益崗和補貼頤養服務站運營費用;鼓勵設立“孝養基金”,重點補貼村級頤養服務站;引導社會力量等投入農村養老服務事業。

“頤養之家”保障什么

“雖然縣城的養老院條件更好,但我還是喜歡在家門口養老。”今年80多歲的郭奶奶對如今的生活很是滿意。“我現在年紀大了,哪兒都不想去,這里住的都是鄉里鄉親,想回家看看時,抬腳就能到。在這里吃穿都有保障,頭疼腦熱時還有人照顧。每天和老姐妹們說說笑笑、唱唱跳跳,簡直像住進了‘幸福院’。”

郭奶奶口中的“幸福院”就是由瓜園村村委會閑置房屋改建的關愛服務中心(“頤養之家”),可以為老人提供餐飲、保潔等10項常規性服務。中心還與鎮衛生院合作,邀請醫生定期為入住老人檢查身體。老人若突發疾病,中心會緊急送往縣級以上醫院診治。

2021年9月,云州區峰峪鄉小王村成立關愛服務站(“頤養之家”),開發5個公益崗位,專門為村里的18戶、22位“兩無”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清洗衣物、打掃衛生、送醫送藥等服務,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實施‘頤養工程’,建‘頤養之家’,最關鍵的就是突出‘頤養’二字,我們不僅要把農村‘兩無’老人養起來,還要讓他們身心愉悅、安享晚年。”大同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這些老人來說,送錢送物不如提供好服務。幫就要幫到實處,幫到老人最需要的地方。”

翻開《大同市農村“頤養工程”實施方案》,里面明確了助救、助餐、助醫、助潔、助購、助娛6項服務內容,明確了集中供養、日間照料、定期巡訪、結對幫扶、鄰里照護等服務方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今年,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的部署和要求,下大力氣扎實推進‘頤養之家’全覆蓋建設,努力讓農村‘兩無’老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大同市相關負責人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