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寒冬,一場“救”在身邊的溫暖行動

時間:2023-01-3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江蘇省南京市民政部門持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于2022年10月17日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救助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293人次,發放御寒衣物、食物326件,發放防疫物資173件,各級各有關部門累計開展街面巡查7400余次,參與工作人員超1.1萬人次。

入冬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充分發揮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救助網絡作用,重點對火車站、汽車站、橋梁涵洞、繁華街道、地下通道、銀行ATM機室等流浪乞討人員易集中的地段進行巡查,加大極端天氣下的巡查時間和巡查頻率,擴大巡查范圍,努力做到“發現一個,救助一個”。一幕幕感人的救助場景,溫暖了這個冬天,也擦亮了“寧團圓”救助服務品牌。

救危:守護安全 救在垂危時

2022年12月寒冬的一個夜晚,“寧團圓”街面救助隊的老朱帶隊,一行人帶著保暖御寒物品、食品和防疫用品等,通過循環踩點方式,對前期梳理出來的20個流浪乞討人員易露宿、易聚集的重點區域展開巡查。

當巡查到某處高架橋下時,他們發現橋洞下躺臥著一個人,用紙殼、棉被裹身。老朱趕緊上前查看,發現是一名約四十歲的中年男子,看起來身體很虛弱,對于問話沒有什么反應。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朱當即緊張起來:“危險!這個人很可能身患疾病,再這樣昏臥街頭,可能出現生命危險,趕緊送醫!”

他們立即聯系公安部門,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則,將這名男子送到最近的定點醫院急救。經醫院檢查,受助人員患有敗血病,幸虧救治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救助是具體的、可感知的,要為流浪乞討人員帶來生命的希望和溫情的守護。”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自去年10月“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以來,南京市共救助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293人次,發放御寒衣物、食物326件,發放防疫物資173件,各級各有關部門累計開展街面巡查7400余次,參與工作人員超1.1萬人次。

春節期間,南京市各救助管理機構還在“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基礎之上,開展了“暖心春節”救助行動,加強節日期間值班值守,加大街面主動救助,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全天候救助,保障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祥和、安全的春節。

救急:多方聯動 救在未乞時

2022年11月的一個傍晚,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馬海玲的電話響起,電話來自火車站公安聯絡員:“在火車站站前廣場上,有一對母子錢物丟失,無力購票返鄉。”

“寧團圓”街面救助隊員們穿著帶有救助標識的馬甲,佩戴執法記錄儀,攜帶溫暖救助包,火速趕往站前廣場找到那對母子。

原來,這對母子要回安徽老家,不慎丟失了手機和錢物,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系,一時陷入困境。得知他們快一天沒吃飯了,隊員們趕緊遞上熱水和面包,讓他們取暖充饑。

征詢母子的意愿后,隊員們將他們帶到站前警務亭,幫助辦理了臨時身份證,并購買了當晚返鄉的車票,與民警一起,將他們安全送至專門的愛心候車亭候車。出發前,隊員們還為母子倆備好了返鄉途中的食物和防疫物資。

南京市火車站作為綜合性交通樞紐,區域內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公交等交匯,是流動人口、外來人員臨時遇困多發區域。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會同火車站客運部、鐵路派出所、地鐵公安、玄武湖管委會“五方”聯動,周邊街道救助點緊密配合,建立了火車站片區“5+N”聯動救助機制,主動發現臨時遇困人員,救在“未乞時”,服務“零距離”。

救困:多元幫扶 救在長久時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與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自2020年起就合作建立了流浪乞討人員就業援助綠色通道。受益于該綠色通道,流浪乞討人員小張前不久獲得了就業援助。

小張,腳部殘疾,長期在醫院門口、地鐵站口等區域乞討和撿拾廢品,是南京救助人熟悉的老面孔。早在2021年,“寧團圓”街面救助隊就將其納入了街面長期滯留人員信息庫進行動態管理。隊員們多次勸說小張進站受助,大多時候都遭到了拒絕,偶爾進站受助幾天后,就又回到街面流浪乞討。

因此,小張的生活一直牽動著救助工作人員的心,大家想幫助他打破這個“乞討—救助—再乞討”的怪圈。

隊員們把小張作為本輪“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的重點,多番討論后,把“多元救助、助人自助”作為破題關鍵點。圍繞激發其自力更生的生活信念、提升其自食其力的能力,救助站工作人員利用就業幫扶綠色通道幫助小張找到了一份餐飲企業的工作。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說,對于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除了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防疫物資和詳細求助方式,還會盡力做到后續持續跟蹤勸導。據介紹,南京市救助機構還將繼續優化服務供給,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配足配齊救助物資,確保“有求必應、有應必行”。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