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周冉冉) 2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2023年度社會保障理論務虛會在京舉行。會議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與社會保障高質量發展”,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90多所學校和科研機構的18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全體會議上,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在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社會保障新制度文明”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除了具有遵循法治、政府主導、互助共濟等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更呈現出以堅持人民性為根本立場、追求目的性價值而非工具性價值、蘊含中華本土性元素、與時俱進地應對新問題和新挑戰,以及在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制度加持下更具可持續性等特征。當前,中國應從改革社會保障制度走向創造社會保障新制度文明,要不斷優化現行制度安排,打上中華優良傳統的烙印,注入家庭保障、社會互助、機構福利等本土性元素,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確保其沿著共同富裕的方向邁進。
大會還平行舉行了社會保障綜合分論壇、養老保障分論壇、醫療保障與其他社會保險分論壇、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分論壇,專家學者在各分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圍繞主題展開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