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謀劃新篇章 奮進新征程——從地方兩會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2-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婷

作為觀察區域發展的重要窗口,省級地方兩會觸摸著時代脈動,也承載著百姓期待。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這個背景下,各地兩會錨定“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目標,從完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到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從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到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從加快產業發展到人才隊伍建設,凝聚眾智、集聚眾力,繪就了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保障特困老人安全與幸福

“自從安裝了適老化裝置,我在家活動起來方便多了,還能經常到院里曬曬太陽。”說起適老化改造,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蘇里村特困老人李秀云的話中充滿感激,臥室地面的防滑處理,衛生間加裝的扶手,床頭、院內的抓桿,每一樣都讓老人安心、舒心。

2022年,河北省完成3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今年,河北還將支持4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條件,提升居家養老生活品質。

適老化的“小改造”,承載著老年人的“大幸福”。記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時發現,“適老化改造”高頻出現:2023年,河南省將為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內蒙古自治區2.6萬戶、廣東省2.2萬戶、江西省1.2萬戶、廣西壯族自治區1萬戶、云南省1萬戶……每一個數字,都映射著民政部門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安全和幸福的決心。

“強化對特困、低保、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是各地在制定2023年工作時共同的目標和期盼。

作為全國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山東省將加強特殊困難老人探訪關愛服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山東省人大代表、榮成市引航愛心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尹力軍看來,明確加強對高齡、失能、獨居、失獨等老年人的探訪關愛制度,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之一。

“我省提出要優化孤寡老人與失能老人服務,這是養老服務的工作重點。”福建省人大代表、民盟福建省委會副主委歐陽松應建議,要聚焦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日常需求,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還需形成與服務相配套的社區養老生態系統。

北京市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計劃新建老年護理中心8家,新建養老家庭照護床位2000張。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趙彤認為,在做好照護服務的同時,特殊困難老年人尤其是空巢等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應得到重視,可以招募社區心理醫生,對老人進行心理輔導。

滿足農村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

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解決養老服務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廣大農村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期待,成為各地追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

新建鄉鎮養老服務中心350個、村級養老服務站2000個,對200所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服務功能進行拓展提升……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著力增加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面,讓更多農村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

北京市今年將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0個。如何確保鄰里互助點可持續發展?北京市政協委員、密云區副區長馬春秀建議,應出臺市級專項政策,將互助點補貼資金納入市級財政年度預算,此外,應鼓勵各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與鄰里互助點合作,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農村老年人機構養老主要依托農村敬老院等設施,但目前大多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缺乏專業化醫療服務能力。在浙江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寧波市委員會主委張立央看來,政府應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開展醫養服務,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農村衛生室應建立對口支援關系,為老年人提供剛需服務。

“加大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還做深就近探訪服務。”浙江省政協委員,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雷潔暢建議,要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探訪關愛、應急處置、生命安全等短平快的低償服務,動員更多社會力量關愛服務農村老年人,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端瞄準設施建設,一端瞄準服務質量,四川省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護理功能提升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2023年計劃安排資金0.32億元,用于提升2000張現有農村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護理能力,增強縣級失能失智老年養護院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功能。湖北省將改造提升農村互助照料中心200個以上,吉林省支持農村養老大院建設改造,湖南省加強農村老年人關心關愛……各地的切實舉措,直擊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短板,映照著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銀發經濟”迎來黃金發展期

1月30日,由陜西德瑞養老集團運營的西安碑林交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梧桐家苑頤養院迎來了一對新入住老人。“這是自上波疫情以來新入住的第一對老人。”陜西省人大代表、德瑞養老集團總院長王瑞告訴記者,“相信有序恢復開放后,養老機構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也期待政府給予更多政策,助力養老機構發展。”

疫情三年,是養老產業發展極不平凡、極為艱難的三年。今年,25個省份將“發展銀發經濟和健康產業”“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為養老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體系。

2023年,河北省將在環京地區謀劃建設一批康養項目,促進家政養老等服務消費;內蒙古將開展省際旅居養老合作試點,推出扶持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擴容提質的舉措;江蘇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培育養老托育、醫療健康、健身休閑等消費新熱點;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適合老年人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打造一批大健康和養老產業標桿性項目;甘肅省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大力開發健康養老等農業產業新功能、新業態……“銀發經濟”成為巨大藍海,養老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在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樊毅看來,聚焦養老需求是激活養老消費潛力、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她建議政府從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優化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養老消費宣傳與引導等方面妥善施策。

養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還需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多位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提出,要通過統籌規劃區域養老產業布局、養老+其他產業全面融合發展、運用科學技術、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機制等手段,積極引導養老企業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

藍圖已經繪就,養老行業緊盯新的戰略部署“按圖作戰”,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步伐。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