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世界精神衛生日即將到來和《精神衛生法》頒布五周年之際,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在北京舉辦了加強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座談會。會議圍繞貫徹落實精神衛生法、參與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加強民政部門精神衛生福利機構自身建設等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與會同志認為,精神障礙患者是全社會最特殊的一個群體。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精神衛生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精神衛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廣大精神衛生機構和精神衛生工作者,不辱使命、愛崗敬業,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了周到熱情的醫療和康復服務,有效維護了精神障礙患者的權利,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是兜底保障精神障礙特困人員的專門機構,也是提供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重要力量。加強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對于貫徹落實精神衛生法,推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提高精神障礙患者供養和康復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大家感到,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我國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取得了長足發展,有效地保障了精神障礙患者的基本生活和醫療康復,但也存在機構資源不足、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人才匱乏、經費緊張、激勵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和困難,嚴重制約了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需要下功夫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在座談會上作總結講話。他指出,《精神衛生法》頒布五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在政府精神衛生工作機制中,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作用,為精神障礙患者有效提供了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流浪乞討救助,為退役還鄉軍人精神障礙患者、“三無”“五保”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了供養、醫療和康復服務,同時,還積極配合各級綜治辦、衛生計生部門,開展了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等工作。精神衛生工作是殘疾人福利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做好民政精神衛生工作,更好地服務國家精神衛生工作大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生和民政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理念和情懷投入到精神衛生工作之中。要把充分發揮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骨干作用,作為民政精神衛生工作的重點,切實加強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的領導班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規范化建設、特色建設。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探索拓展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保障對象的范圍。要認真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力爭將重度護理補貼對象范圍擴大到三、四級精神障礙患者。要按照中央深改革辦的要求,切實履行牽頭職責,做好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
山東、江蘇、四川、湖南4省民政部門、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負責同志,衛生計生委疾控局、中國殘聯康復部、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處室同志,以及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社會救助司、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社會事務司等相關司局的業務負責人,共3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