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廣州市轉變政府職能 創新資源配置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19-01-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廣東省民政廳
【字體:    打印

廣州市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體、市場推動、全民參與”原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著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906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養老服務格局。

一、健全保障機制,推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持續有力

(一)健全工作機制。連續8年將養老服務列入十件民生實事,將養老服務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市委全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與全市中心工作一同部署推進。建立市長擔任總召集人的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聯席會議,市、區成立綜改辦、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等工作機構,鎮街設立居家養老服務部。建立健全縱向三級聯動和橫向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市領導每兩個月召開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現場會。強化政府監管,健全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各區黨委、政府之間的協同合作機制,建立巡查、通報制度,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設施開展執法檢查和明察暗訪,并督促落實整改。

(二)完善激勵機制。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養老機構督導和居家養老服務項目評估,定期對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人員、設施、服務、管理、信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估結果與購買服務、資助補貼等掛鉤。對評定為省星級養老機構的給予5—20萬元一次性補貼,評定為國家級養老機構的補貼10—40萬元。

(三)加強行業監管。制定《養老機構管理服務規范》《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定規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范》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協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合同等等政策文件,加強養老服務標準規范實施,制定強化行業自律,公布養老服務地圖和區、鎮街咨詢投訴電話,定期召開座談會或開展調查訪談,聽取老年人意見建議,主動接受輿論和公眾監督。

二、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一)放寬市場準入。依法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申請設立除養老機構以外的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養老服務企業,符合條件的直接依法申請登記;對本地、外地和境外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實行同等待遇,引導支持境內外企業和機構落戶廣州從事養老服務業;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各類服務。

(二)放開價格管制。建立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養老服務收費管理機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民辦養老機構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由經營者確定,明碼標價,自愿消費;公辦養老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包括住房費、護理費)以實際服務成本為依據實行政府定價,其他養老服務價格由經營者自主定價,營造全市養老服務業公平競爭環境。

(三)搭建發展平臺。對養老服務企業實行分類登記管理,推進養老服務業企業登記規范化和便利化。建設市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信息平臺,以信息化手段連接養老服務資源和服務需求。建立“區—鎮街—村居”3級實體服務平臺,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舉辦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搭建養老產業交流平臺。加強跨境養老服務合作,與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簽署《加強養老服務合作備忘錄》,推動穗港澳養老服務合作發展。

三、創新資源配置,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一)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創新和改進政府直接配置資源方式,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將政府投資建設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營,由鎮街向服務機構無償提供服務設施并依據合同撥付運營經費。加快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通過項目社會化運營、采取服務項目外包、專項合作等方式向社會力量購買專業服務,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實現養老資源優化配置。

(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按照4.5床/千人的標準在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其中養老院和日間照料中心由社會力量直接運營。編制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選址地塊144公頃,80%的地塊將交由社會力量建設。落實扶持養老機構發展優惠政策,打通利用閑置建筑物舉辦養老機構設施的障礙,2016—2018年投入2.3億元資助民辦養老機構,設立中法、中日合資合作和香港獨資養老機構各1家。連續三年投入3003萬元開展為老服務專項公益創投,擇優資助202個創新養老項目,培育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龍頭社會組織和機構。全市85.5%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89%的長者飯堂交由社會力量運營,民辦養老床位占全市總床位的70%。

(三)推進養老服務均等化。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數40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人均養老用地面積達到0.25平方米,提前實現國家、省提出的各項目標,形成縱向貫通市、區、鎮街、村居,橫向整合各部門資源,包括上門服務、日間托老、綜合服務等多項功能的服務網絡,確保居住在廣州的全體老年人,不論城鄉、戶籍、區域都能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得到重點照顧。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清單與指導參考價,確定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12類60項最基本、最常用、最普遍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強獨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拓展半自費、自費服務對象,資助9.6萬名常住失能、獨居、高齡老年人使用智能化平安通。

(四)有效整合為老服務資源。一是不斷拓展服務內涵,使長者飯堂成為社區老年人健康養老、休閑社交的共同家園。調動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家庭和個人等方面力量和資源共同辦好長者飯堂,并以助餐配餐服務為平臺和抓手,提供醫療護理、健康體檢、健康宣教、營養指導、康復訓練等服務。二是積極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全市共為62.87萬名65周歲以上常住居民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簽約覆蓋率為68.63%;具有醫養結合服務功能的養老機構覆蓋率達90%,其中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52家。(根據廣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