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四川省舉行全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09-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四川省民政廳
【字體:    打印

2018年9月19日上午10:00,四川省民政廳會同四川省統計局牽頭,聯合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四川省老齡辦等單位舉行了全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劉家鵬,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智,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省醫保局局長曾宏,四川省衛生計生委二級巡視員劉捷,四川省老齡辦常務副主任趙汝鵬出席發布會并介紹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廖永康主持新聞發布會。

會上,劉家鵬通報了四川省2017年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相關情況。陳智、曾宏、劉捷、趙汝鵬分別就四川省老齡化成因及發展趨勢、老年人異地就醫醫保報銷、醫養結合工作、積極應對老齡化等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劉家鵬指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全省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75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1.09%,較全國平均水平高3.79個百分點,較2016年提高0.04個百分點,較2010年提高4.79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15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3.94%,較全國平均水平高2.55個百分點,較2016年提高0.17個百分點。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數量為21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59%,比2016年提高0.13個百分點,四川省人口老齡化呈現老年人口規模擴大、老年撫養比上升、人口老齡化呈現區域差異、長壽老人較多等趨勢。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把養老健康業作為全省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之一全力推進,各相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責,相互配合、全力推進,全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老齡政策方面,2017年,四川省政府制定出臺了《四川省“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涉老政策文件20余個。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公布了《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相關部門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積極構建和完善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在養老保障方面,連續十三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等逐步增長,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和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全面建立,每年為200余萬名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人提供了居家養老服務支持。在養老服務方面,2017年底,新增民辦公辦養老機構床位5.3萬張,四川全省共有養老機構3270個、床位50.7萬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859個、床位16.1萬張)。新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508個,全省共有日間照料中心9524個,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5070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分別達90%、50%。全面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全省養老院基礎指標不合格整改率達100%。關停不合格養老院222所。在農村養老方面,農村特困老人46.7萬人全部納入特困救助供養,占農村老人4.3%。全省集中供養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500元/月?人、分散供養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400元/月?人。農村公辦養老機構(敬老院)2600所,床位26.6萬張。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405個。同時,在全省22個縣(市、區)啟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在醫養結合方面,全省醫養結合機構900家,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255家,483家養老機構內設門診、醫務室,2537家養老機構與鄰近醫療機構建立協作機制,護理型床位達10.17萬張。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比例為25.3%。在老齡產業方面,建立完善省養老健康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儲備制度,儲備項目100余個。推進國家康復輔助器具西南區域中心和西部現代康復輔助器具研發制造基地建設。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四川)老齡事業暨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全省有各級老年大學(學校)2500余所,在校學員62萬余人,全省共出版面向老年人圖書1252種、音像電子制品68種,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方面,全省法院審結涉老案件2000余件。2017年全省接受普法教育老年人達900多萬人次。全省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各類法律援助服務5萬余人次,其中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7633人次。加大老年用品體驗店監管執法力度,現場勸退老年人3萬余人,依法處理20家經營者。

陳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四川省老齡人口數量大、占比高,老齡化水平高于全國,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長期以來,四川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呈現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從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四川省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一直比全國每年低2個千分點以上,出生人口少了,老年人口就相應增加、比重提高;二是大量青壯年出省務工也加劇了四川人口老齡化。2017年全省流出省外人口規模達998萬人,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出加劇了全省人口老齡化進程,提高了人口老齡化程度;三是人民生活和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加快了四川人口老齡化步伐。2015年及以后,四川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高于全國,2015年達到76.38歲,比全國高0.03歲,客觀上加速推動了四川人口老齡化進程;四是四川得天獨厚的宜居宜業環境,也吸引了更多省外老齡人口入川定居。比如2017年,從省外流入成都的常住人口就達到46.6萬人。四川已經進入老齡型社會,2017年四川總撫養比為44.1%,但四川省仍處于人口紅利期,預計2020年將達到50%以上,也就是傳統的數量型人口紅利,四川可能將在2020年消失。但是,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依賴的新的結構性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就業環境的持續改善促進勞動參與率提高,以及退休年齡的推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增加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間接產生數量型人口紅利;二是四川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經濟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加之各級政府加大農民工和企業家返鄉創業就業的政策支持,吸引大量外省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青壯年返鄉回流將帶來人口結構的變化,因此產生人口的結構性紅利;三是四川教育的極大發展提高了人口素質,人力資本的提升帶來了質量型人口紅利。2015年四川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71年,比2010年增加0.64年,勞動力人口素質持續提高。2017年底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717萬人,比2010年增加238萬人,年均增幅5.9%。四川正在實現從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的轉變,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質量型人口紅利。因此,四川在較長時間內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曾宏在答記者問中指出,據統計,四川省辦理了省內異地備案的老年人有48.9萬,辦理了省外異地備案的老年人有10.25萬。為解決這部分返鄉和異地居住老人醫保報銷的問題,四川省從方便老年人就醫結算,提升異地就醫服務可及性出發,于2014年10月建成了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省級平臺,先期實現了省內異地住院聯網結算。目前四川省已將異地就醫服務范圍擴大至省內異地門診特殊疾病、個人賬戶異地普通門診及藥店購藥聯網結算,就醫人群已覆蓋所有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參保人員。為確保跨省異地就醫人員也能享受直接結算帶來的便利,四川省已于2017年初首批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現了與其他省份的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截至目前,四川省共開通省內異地聯網醫院915家,跨省異地聯網醫院508家,覆蓋全省21個市州所有縣區;今年試點開通了成都、綿陽、樂山等9個市州的省內個人賬戶直接結算,開通門診直接結算醫院268家、藥店778家,異地居住老人可在上述市州使用社會保障卡在聯網醫院和藥店直接刷卡購藥。同時,為方便老年人異地就醫備案,四川省提供了電話、傳真、手機APP、政府公共服務網站等多種辦理方式,減輕了老年人來回跑路的負擔,同時,異地就醫的老人還可通過社會保險網查詢所有的異地聯網醫院及個人備案情況,省內可通過四川省人社廳官網查詢全省異地聯網結算醫療機構名單。通過采取上述綜合措施,目前已基本解決老年人異地就醫“報銷周期長、墊資壓力大”的問題,得到了老年人的廣泛好評。

劉捷在答記者問中指出,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先后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推進健康老齡事業產業發展。截止2017年底,全省醫養結合機構總數900個,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162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483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數255家。四川省衛生計生委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加強政策保障,優化發展環境。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醫辦養老、養老辦醫、醫養協作、產業融合、中醫特色、社會參與”的發展方向。編制《四川省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發展規劃(2018-2025年),積極協調財政、國土、人社等部門,完善醫養結合發展配套政策。二是強化服務保障,引導規范發展。印發《四川省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規范(試行)》《關于做好醫養結合機構許可工作的通知》,明確醫養結合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設置許可要求,推動醫養結合機構規范發展。印發《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實施意見》,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設置審批,實行執業登記備案。實施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戰略,健全人才培育體系,持續優化醫養結合“軟實力”。三是突出示范帶動,推動全域發展。支持攀枝花、德陽、廣元、雅安4個國家級和自貢、樂山、遂寧、內江、南充5個省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開展試點探索,2015-2018年,省財政專項資金補助醫養結合類項目共78個,共計投入2.26億元,推動全省醫養結合工作全域發展。四是創新發展模式,彰顯四川特色。立足四川中醫藥大省的資源優勢,出臺《四川省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全省46%的縣級以上中醫醫院開設老年病科,136個中醫醫療機構與老年家庭建立了契約關系。鼓勵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在風景旅游區推出中醫針灸、推拿、理療相結合的特色旅游線路和服務項目。著力培育“商保醫養”、“度假醫養”等新型特色醫養結合項目,實施“招大引強”戰略,推動社會資本投資醫養結合領域,建立四川省健康服務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募集社會資金25.3億元,逐步做大健康養老產業。下一步,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將加快推進省政府出臺《四川省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發展規劃(2018-2025年)》,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投融資、醫保保障等配套政策,強化政策投入保障,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拓展居家養老健康服務項目、完善服務標準;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激發醫養結合產業活力;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培育壯大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產業。

趙汝鵬在答記者問中指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和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經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納入工作全局并在各類重要會議上作出安排部署。作為老齡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四川省老齡辦密切關注到各個涉老部門針對人口老齡化出臺了諸多政策措施,推動老齡工作向主動應對轉變,向統籌協調轉變,向加強人們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轉變,初步形成了符合四川實際的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體系。下一步將從9個方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一是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政策。全省養老保險、老年福利、老年救助標準將隨著財力的增長而不斷調整,養老保障與家庭保障的融合發展、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險試點也會穩妥擴面推進。二是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堅持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養老服務放管服,積極完善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的扶持政策,拓寬養老服務資金渠道,建立健全養老人才培養機制。三是強化家庭贍養和撫養責任。新修訂的《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上位法的基礎規定對贍養人及其義務作了更進一步的明確和細化,并對獨生子女父母患病住院期間給予一定的護理照料時間。四是加快推進老年健康支持政策,加強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完善醫養結合機制,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實施健康四川健康老齡化綱要。五是把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加大對農村老齡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重點向基礎設施落后的邊遠地區傾斜。加快推動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六是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創新型人才的積極作用,鼓勵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發展老年教育,繁榮豐富老年文化,重視老年精神關愛,加強老年體育健身。加大對老年人的各類優待政策。七是加快推動老年宜居社區建設,推動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營造安全綠色便利生活環境,方便老年人起居和出行。八是進一步推動老齡產業發展,九是積極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持續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省情教育,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推動開展為老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務。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中來,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共同發力,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確保全省老年人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中國新聞社四川分社和四川日報、四川人民廣播電臺、四川電視臺、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四川新聞網等10余家媒體應邀參加新聞發布會。(根據四川省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