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重慶市召開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回顧總結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任務。市政府副市長潘毅琴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步新作工作報告,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凌凡主持會議。
潘毅琴副市長充分肯定全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績。她指出,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民政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在保障基本民生、維護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發展更有溫度;強化公共服務功能,幸福更具質感;強化社會治理創新,社會更加和諧,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潘毅琴強調,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牢固樹立重民本、重基層、重公平“三大理念”;準確把握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民政工作部署,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政部門職能定位“三個關鍵”;扎實推進社區治理、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專項事務和養老服務“五項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統籌、督查考核、作風建設,不斷開創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新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會議認為,2018年,全市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扎實”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三大攻堅戰”“八項行動計劃”工作部署,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全面推進新時代大愛民政建設,民政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實施黨的建設統領行動,黨建保障作用更加彰顯,政治建設持續加強,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基層基礎穩步提升。實施基本民生保障行動,社會救助水平穩步提升,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堅定有力,社會救助水平穩步提升,社會救助制度規范實施。實施社會福利普惠行動,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加快發展,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養老服務市場更具活力,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殘障和慈善事業發展加快。實施基層治理共建行動,基層民主自治更具活力,城鄉社區治理深入推進,社會組織改革持續深化,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創新發展。實施軍民融合擁軍行動,優撫安置政策全面落實,雙擁工作持續發展,涉軍服務不斷加強。實施專項事務優化行動,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區劃地名服務更加優化,殯葬服務管理更加惠民,婚姻收養服務更加便民,兒童關愛保護更加深入。
會議指出,2019年,全市民政系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積極適應新的職能定位和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黨的建設統領各項工作,堅持“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政策導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主線,以推進新時代大愛民政建設為重點,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推動全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圍繞“從嚴治黨”,切實加強政治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大黨建”格局。二是圍繞“弱有所扶”,聚力脫貧攻堅,提升保障水平,強化精準實施,深化改革試點,加快構建“大救助”格局。三是圍繞“老有所養”,強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全覆蓋這一重點目標,抓緊制定養老服務重點制度性文件,突出抓好養老服務重點任務,加快構建“大養老”格局。四是圍繞“幼有所育”,切實抓好兒童福利、殘障福利、慈善事業,加快構建“大關愛”格局。五是圍繞“共建共治”,全面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社會工作,加快構建“大治理”格局。六是圍繞“均等服務”,加強區劃地名服務、婚姻收養登記服務、殯葬管理服務、流浪乞討救助服務,加快構建“大服務”格局。七是圍繞“智能驅動”,加快建設統一平臺,加速整合信息資源,加緊推進項目實施,加快構建“大數據”格局。八是圍繞“穩中求進”,提升依法行政、規范服務、改革創新、安全管理“四大能力”,加快構建“大保障”格局。
九龍坡、墊江、綦江、石柱、渝中、北碚、長壽、開州等八個區縣作大會交流發言。
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區縣民政工作分管負責人和民政局長、辦公室主任,市民政局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根據重慶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