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廣東省民政廳在全省部署開展百家社會組織走近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6月至10月,151家社會組織到廣東15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從幫助留守和困境兒童解決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入手,為留守和困境兒童“量身定制”幫扶計劃,在幫教助學、成長教育、醫療幫扶、心靈關懷、扶貧幫困、優化環境、公益倡導等方面主動作為。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共開展43場活動,捐贈慰問金、助學金及康復器具、學習用品、營養品等物資共152萬元,惠及6062名留守和困境兒童。
一、守護孩子健康
由于缺乏疾病預防和體檢意識,邊遠貧困地區大部分家庭被發現重疾時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為改變這一情況,“牽手行動”各組奔赴山區開展健康扶貧?;葜萁M成員廣東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聯合多家社會組織、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攜帶電腦驗光儀等專業設備,深入惠州市龍門縣平陵實驗學校,為60名學生檢查視力,為活動中發現的患有斜視眼等眼疾的留守和困境兒童開展免費治療。肇慶組成員廣東省四季愛心助學公益促進會聯手專業醫療體檢團隊為肇慶市懷集縣馬寧鎮中心小學142名困境兒童開展地貧、肝炎、血吸蟲等廣東兒童高發重疾篩查。陽江組成員廣東省和邁骨科疾病研究所組織專家為陽江市陽東區大八鎮吉水村、陽江市社會福利院兒童以及當地居民進行骨科疾病義診、體檢咨詢,并與當地村民、福利機構建立聯系,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免費手術治療。云浮組及潮州組成員聯合康復護理專家,分別走進云浮市3家福利機構、饒平縣福利院和潮州市兒童福利院,為福利院孩子和護理員送上專業護理知識。
二、優化孩子學習生活環境
云浮、清遠等山區的學校由于偏僻分散,大多缺乏飲水設備,學生們飲水難問題突出。為了讓孩子們喝上暖心的熱水,云浮組成員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分別向云浮市郁南縣建城、連灘、千官三鎮共8所學校捐贈總值約5萬元的17臺直飲水設備,有效幫助4000多名學生和近280名教職工解決日常安全飲水難問題。清遠組成員走進英德市黎溪鎮湖溪小學和大湖小學,為學校捐贈電腦13臺、凈水機18臺,廣東省幸福幫幫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10萬元,設立“成長進步獎學金”。
同時,為致力于改善鄉村兒童課外讀物嚴重缺乏的現狀。肇慶組成員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攜手執信中學初一10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捐贈多媒體機、電腦、復印機等超過5.5萬元的設備及物資;此外,為改善貧困地區學生閱讀條件,第26間“齊志公益書屋”在江布小學揭牌。汕頭組的8家省級社會組織與10家汕頭市的社會組織分組走訪慰問澄海、潮陽、潮南區和南澳縣共6個鎮、29個村居128名留守和困境兒童以及福利院孤兒,捐贈圖書角、學習用品、生活物品等物資及現金總值約12萬元。
三、普及孩子科技、安全等知識
清遠組成員廣東省社會工作協會聯合廣州向前直通車科技有限公司,將“科普創客直通車”駛進了偏遠山區,為400多名留守和困境兒童送上別開生面的科普創客教育課。汕頭組成員廣州市法律援助基金會為汕頭市福利院導教老師和女生講解防性侵法律保護知識,還請來律師用手語向兒童講解防止校園欺凌知識。揭陽組成員在惠來縣神泉鎮文昌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六防”游園會,通過模擬火場逃生路線、穿越障礙等活動,50多名小學生在游戲中親身體驗和學習防火、防溺水、防觸電知識。河源組成員廣東省救援輔助志愿者協會教練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袁田小學現場示范,為孩子們講解避險、包扎、衛生等安全常識。
四、探索結對幫扶長效機制
潮州組在前期調研及慰問探訪基礎上,通過在成員單位內選拔優秀人才以及向社會公開招募,探索建立“愛心家庭(家長)”和“愛心班主任”的幫扶模式。9月20日,潮州組11個單位分為5個小組,走訪5個鎮23個村莊共54名留守及困境兒童;其中,5個“愛心家庭”與當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完成結對?!皭坌募彝ァ毙枰L期關注孩子成長,每周問候學習情況和心靈變化,每季度至少探望1次。“愛心班主任”主要與貧困學校留守兒童結對,每學期到貧困地區學校上課3至5次,與孩子們成為好朋友,了解學習情況和困難。肇慶組成員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廣寧縣貧困山區14名留守及困境兒童與廣州12名困境兒童一同參觀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廣州動物園、廣州塔等景點,并在老師指導下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式紅木宮燈”,體驗廣府文化,還在難忘的游學之旅中與廣州的困境兒童“結對”互幫互助。(根據廣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