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是黨的誕生地,是紅船精神的發祥地。近年來,浙江省嘉興市以“紅船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關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緊扣黨的組織覆蓋、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和作用發揮等關鍵環節,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增強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好地推動了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和全面進步。
一、健全體制機制,著力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嘉興市委一直高度重視基層黨建,把社會組織黨建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通過健全牽頭抓總、具體負責、齊抓共管相結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較好地夯實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基礎。
一是健全領導體制。2016年10月,嘉興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成立并按實運作,機構設在市民政局,書記由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分管領導兼任,配備專職副書記,確定了市人力社保局、教育局、體育局、文化局、工商聯、科協等委員單位,形成了市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民政部門具體統籌協調指導,委員單位發揮職能優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格局。參照市里設置,所屬七個縣(市、區)均于2016年底前成立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和相關機構、編制,實現了全覆蓋,初步形成了上下貫通、協調有力的管理體制。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嘉興市針對全市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工作內容、服務對象、組織形態、運行方式各不相同等特點,探索推動社會組織黨群工作思路、舉措創新,積極構建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兜底的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在社會組織中抓黨建、強黨建目標。針對有主管部門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充分發揮業務主管部門的職能優勢,在市行業協會商會、市個私協會、市律師協會、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等建立了十多個行業協會黨委,管理和統籌推進本行業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其他有主管部門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則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得到全面落實。此外,還專門出臺文件明確城鄉社區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三是強化督促考評機制。嘉興市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總體布局,要求各地、各部門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制定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考核標準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標準,探索建立黨建工作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并把社會組織黨建作為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和相關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市、縣(市、區)兩級民政部門也都將黨建工作是否寫入社會組織章程中作為注冊登記前置程序,并同步列入孵化培育目標。同時,在社會組織年檢時同步檢查黨建工作情況,評估和評先推優時同步把黨建工作情況作為重要指標,3A級以上社會組織評估實行黨建工作一票否決,較好地推動了黨建工作落實。
二、聚焦難點短板,著力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
嘉興市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著力聚焦“管理難優”、“組織難建”、“隊伍難育”等難題,補齊短板,著力攻堅,確保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
一是全面摸清底數。先后下發了《關于開展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情況調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和《關于組織開展“雙覆蓋攻堅五十天”行動大力推進兩新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通知》等文件,按照“誰登記、誰主管、誰摸底”的原則,條塊結合、分級分層進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情況排摸,重點圍繞組織設置是否合理、領導班子是否健全、組織制度是否完善、經費場所保障是否落實、作用發揮是否充分等方面,切實摸清底數、掌握情況、找準問題。在此基礎上建立市、縣(市、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數據庫,進一步提高社會組織黨員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創新組建方式。2017年,全市結合“雙覆蓋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創新設置方式,分類推進實施,建立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情況季度通報制度,著力解決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不到位的問題。各地、各業務主管單位通過單獨組建、靈活組建、對口聯建、區域共建、派員組建等方式,成熟一個組建一個。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組織,由業務主管單位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目前全市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共有2800余個,其中社會團體1700余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100余個,基金會6個。從黨組織覆蓋來看,已建立黨組織357個,基本實現了應建盡建。同時,高度重視源頭組建,充分依托市、縣(市、區)和大部分鎮(街道)均已運轉有序的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孵化中心、創益園、黨群服務中心等)等機構,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和孵化培育作用,實行社會組織及其黨組織的“雙孵化”。
三是提升黨建質量。為加強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建工作指導員等黨建紅領的培養和選用,市、縣(市、區)健全任職評定、教育培訓、待遇激勵等機制,提升黨建紅領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黨建紅領的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涌現了像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黨代表、嘉興市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黨支部書記駱葉青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黨代表、平湖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葉紅等一批優秀分子。與此同時,為全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嚴格對照“三強六好”要求,制訂《黨支部基礎工作指南》,指導社會組織黨組織認真做好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為民服務等“三個經常性工作”,較好地規范黨建基礎工作。
四是加強經費保障。建立多渠道籌措、多元化投入的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在市級財政足額落實各項經費補助的基礎上,還開展了“市管黨費項目化運作”探索。各地在財政預算中列支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專項經費,2017年,大部分縣(市、區)已將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黨員教育活動經費從每人每年12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180元,書記或負責人崗位津貼從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00—300元,黨員所繳黨費全額返還;新建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按每個5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工作經費補助,每年給予每個黨組織不少于2000元的工作經費,評為縣級以上“三強六好”黨組織的還給予2萬元以上的獎勵。
五是加強場所保障。為破解社會組織活動缺陣地、缺平臺的問題,嘉興市積極探索建設區域性、開放性、綜合性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用好紅船黨建云平臺和各類黨建微信平臺、公眾號等新型互聯網工具。加大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力度,組織人員借鑒學習上海外高橋自貿試驗區黨建服務中心(黨員政治生活館)、上海中心大廈金領驛站等建設經驗,于2016年9月和2017年10月兩次召開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會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總結推廣平湖市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創益園)的做法,推動全市各級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縣(市、區)社會組織黨群活動服務中心5個、鎮(街道)及以下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場所60余個;目前,嘉興市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南湖區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也已完成選址并將進入裝修階段。
三、深化工作載體,著力推動黨組織實質作用發揮
在開展和創新社會組織黨的活動中,注重充分發揮嘉興獨特的政治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探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引導社會組織將黨建工作的核心定位在發揮實質作用上。
一是落實基本要求。進一步嚴格社會組織黨的生活,牢牢抓住班子建設、“三會一課”、黨性體檢民主評議等“規定動作”,全面推行黨組織固定活動日,認真做好黨組織活動記錄,較好地解決了黨組織生活不經常、形式化和不規范等問題。同時組織社會組織黨員參加“七個一紅船組織生活”,傳承弘揚“紅船精神”,充分展示“紅船旁”黨員的活力與風采。近些年,全市還每年舉辦不同層級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負責人、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積極開展“雙培養”活動,把社會組織的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
二是開展“誠信服務當先鋒”活動。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社會組織黨組織中大力開展“誠信服務先鋒”創建活動,以業務競賽、崗位示范等為載體,引導社會組織加強職工誠信教育,建立自律誠信機制和行為準則,保證和督促社會組織履行社會責任,樹立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組織開展先鋒書記、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黨員志愿者等評選,使社會組織學有典型、做有標桿。嘉善縣社工辦還組織開展了“十佳社會組織黨建項目”評選活動,較好地營造了社會組織黨建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三是開展“一員雙崗”亮形象活動。通過深化黨員“一員雙崗”制度,引導黨員亮明身份、亮明責任、亮明承諾,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的同時,以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示范崗”、“我為組織發展建言獻策”等形式,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愛心助學”、“慈善捐贈”等公益事業和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水共治、護航服務世界互聯網大會等中心工作,進一步增強社會組織黨員群眾的社會責任感,提高社會組織美譽度。(根據浙江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