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云南省舉辦第四屆節地生態安葬活動儀式。該活動是云南省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系列宣傳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推廣花祭、音樂祭、絲帶祭等文明的祭祀儀式和全新的安葬方式。通過生態環保葬宣傳展、中國殯葬發展圖文展、種植紀念樹等形式,廣大群眾對節地生態環保葬的具體內涵與社會意義有了進一步了解。昆明市民政局為逝者家屬頒發了《綠色殯葬踐行證》,省民政廳張良玉副廳長出席活動并作講話。
張良玉介紹,近年來,云南省殯葬改革工作深入推進,殯葬法規創制、依法規范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推進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美麗和諧云南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自2014年民政部等9部委下發《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以來,云南省節地生態安葬工作取得了較大進步,逐步形成了以保山、大理為代表的骨灰堂安葬,以晉寧、個舊為代表的樹葬、草坪葬,以及以版納、臨滄為代表的民族傳統生態葬等具有云南特色的節地生態安葬形式,節地生態安葬逐漸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張良玉表示,云南省民政廳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深化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部署安排,結合民政部等9部委《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精神,全面深入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一是大力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加快節地生態安葬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節地生態安葬評價體系,提升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水平。二是加強民族生態葬式葬法的規范和管理,把民族生態葬式葬法作為全省研究探索生態安葬的重要途徑,提高生態安葬比例的重要抓手,著重抓好民族葬式葬法的傳統理念更新、安葬場所規范以及相關理論研究等。三是在各類公墓建立生態園區,逐步擴大惠民殯葬范圍,加大生態安葬獎補力度,強化節地生態安葬宣傳,組織開展“節地生態安葬示范單位”評比活動,確保全省節地生態安葬有效有序推進。四是以抓好殯葬行風建設為突破口,將“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貫穿殯葬服務全過程,對照“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精準服務、廉潔從業”等核心目標,努力提升殯葬服務一流品牌,為全省殯葬改革工作作出應有貢獻。
省民政廳有關處室負責人,昆明市民政局負責人,各殯葬服務單位代表及社會志愿者參加活動。(根據云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