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黑龍江省脫貧攻堅經驗做法

時間:2019-03-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黑龍江省民政廳
【字體:    打印

2018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在前兩年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的探索和積累前提下,黑龍江省民政廳著眼三年,立足長遠,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關于脫貧攻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從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出發,充分發揮民政職能作用的同時,從六個方面工作入手,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抓實落靠,既助力全省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同時牽引帶動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集中打響“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力求制度上的突破。2018年-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階段,脫貧壓力大、硬性任務重,兜底保障既要應保盡保、又要科學精準。為貫徹落實民政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總體部署,全面履行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的職責使命,依據《中共黑龍江省委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對民政工作的要求,制定了《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黑民規〔2018〕12號),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民政部門職責,統籌謀劃部署、創新思路方法、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全省民政系統脫貧攻堅任務全面高效完成。我廳牽頭與省財政廳、省扶貧辦制定了《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黑民規〔2018〕14號),進一步優化了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保障性扶貧措施,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造血輸血協同,發揮兩種方式的綜合脫貧效應,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作用。為保障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進一步完善了低保對象的認定方法,在制度上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突破。如對于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依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經個人申請,可以參照單人戶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實現從按戶施保到按戶施保與按人施保結合,從而把脫貧的底兜得更加全面,更加牢固。

二、進一步加強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切實發揮好低保制度的兜底作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通知》(黑政辦規〔2018〕36號)。《通知》強調要對于不在建檔立卡范圍內的農村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各地要統籌使用相關扶貧開發政策,實現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三保障”,共享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帶來的實惠。《通知》明確建立“低保漸退”制度,對于貧困戶通過幫扶收入水平已經超過農村低保標準,但仍屬于低收入困難群體的,繼續給予過渡性低保保障,幫助家庭穩定脫貧,過渡性保障期一般以一年為準。根據我省的實際情況,《通知》對家庭土地的收入、勞動能力的鑒定等進行了相應規定,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都能夠納入到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通過省低保信息系統數據和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比對,截止2018年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農村低保對象24.8萬人,占40.5 %。

三、建立規范化管理瞄準機制,全力推進“六精準”活動。我省強化“兜底務必精準,精準科學兜底”的理念,以規范化管理為牽引,以“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為目標,結合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在全省實施了低保規范管理“六精準”活動,并取得良好成效。“六精準”即:精準認定、精準銜接、精準退出、精準發放、精準管理、精準服務,在實施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關鍵環節,完善規章制度、規范操作流程、確保依法依規,提升城鄉低保管理服務水平,切實發揮社會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通過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和低保規范管理“六精準”活動,農村低保保障比例由年初的5.7%下降到年末的4.9%,在民政部和廳本級登記的全省社會救助類信訪事項比去年分別下降了28%和25.8%。

四、發揮社會救助綜合效能,多維度兜牢困難群眾生活網底。兜牢救助底線,不是農村低保單項救助制度的運用,而是多項社會救助制度的協同,在綜合體系框架內,多維度解決困難群眾多方面的生活困難。我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困救助供養政策,及時將農村建檔立卡人員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做到應救盡救、應養盡養。截止2018年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特困供養人員2萬人,占3.3%。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通知》(黑民函〔2018〕55號),細化了救助標準,完善了審批程序,及時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臨時救助。

五、集聚發揮社會力量作用,編織多位一體共扶同幫集群網。民政部門在發動社會力量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工作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兜底作用在民政,編織社會力量網絡集群更是民政部門的責任。省民政廳下發了《關于全力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動員全省各社會組織踴躍參與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的倡議書》,開展了“社會組織幫百村進百戶”扶貧攻堅活動。召開了省本級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對接會, 12家全省性社會組織與18個深度貧困村完成了對接,帶動貧困地區逐步脫貧、貧困人群走上致富道路。截止2018年底,全省有449家社會組織參與了脫貧攻堅工作,直接投入達1.13億元,受益貧困人口34.29萬余人,其中58家社會組織參與深度扶貧,資金支持數量5957.05萬余元,受益34496人。黑龍江省女創業者協會致力產業扶貧,堅持“扶貧必扶智,扶智必賦能”的扶貧理念,先后投入200余萬元與海倫市(深度貧困縣)49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19個)26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扶貧一畝田及小菜園粘玉米種植協議”,并建立了精準扶貧培訓基地、產業扶貧種植基地、產業扶貧實訓基地,通過實地培訓與現場指導,實現扶智賦能,助力脫貧。下發了《關于支持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黑民規〔2018〕2號),加強貧困地區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社工服務平臺和社工服務站(室),設置專職社工崗位,為農村留守人員提供專業社工服務。實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留守兒童社工服務項目,開展專業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部省合作、特困老年人社工服務試點項目,提升社工服務機構、社工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的能力和水平。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為4個貧困縣派駐20名專業社工,開展專業服務。派駐兩批10家社工服務機構進駐貧困地區,扶持當地10家社工服務機構發展。

六、突出特殊群體,加強兒童保護和困難殘疾人生活保障。困境兒童和困難殘疾人是脫貧攻堅的特殊群體,需要給予特殊的幫扶措施,才能取得穩定的幫扶成果。為此,我省將困境兒童分類保障政策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長機制建設以及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納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重要改革事項部署進行部署和跟蹤督辦。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基礎性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黑民發〔2018〕17號),進一步加強了兒童福利機構、未保機構建設,明確了職能定位。設立了兒童督導員和兒保專干,進一步健全了兒童工作隊伍。嚴格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足額安排兩項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位。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殘疾人兩項補貼共發放對象54萬人,資金7.1億元。(根據黑龍江省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