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民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著力提高“救急難”水平,提升托底救助能力,日前,阜寧縣委、縣政府印發《阜寧縣“五位一體”救急難全覆蓋工程實施意見》,推開以提標拓面救助托底、民生保險救助托底、階梯式救助托底、社會互助幫扶托底、康居工程改造托底為主要內容的“五位一體”救助工作機制建設,進一步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共享感和幸福感。
“五位一體”救急難全覆蓋工程結合阜寧縣實際,在整合社會救助政策基礎上,創造性、針對性地制定救助措施,尤其是在提升重大疾病救助水平、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方面,探索出符合當地實際的“救急難”工作路徑。一是拓展深度救助托底。對符合條件的家庭共同生活成員因尿毒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須實施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的,在正常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救助后,一次性給予10萬元重大疾病專項救助金,從移植次年起,3年內按實際情況每年給予服用抗排異藥物救助1-3萬元。二是借力商業保險托底。全縣戶籍人口按每人每年2元標準分別投保自然災害民政保險和托底救助對象特別重大疾病專項保險;特困供養對象按每人每年200元標準投保失能失智護理保險。三是發揮社會力量托底。在縣社會托底救助中心增設社會組織救助窗口,由政府提供救助信息,社會組織按項目化、常態化的辦法實施社會救助和幫扶,建立政府和社會組織的良性互動運行機制;鼓勵社會組織通過開展主題救助活動,向困難群眾開展社會救助服務;成立“救急難”互助會,吸納社工人員、老干部、老黨員等愛心人士參與社會救助,推進“救急難”扎根鄉土鄰里。(根據江蘇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