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陜西省民政廳堅持依法管理和引導發展雙管齊下,不斷探索創新監管服務模式,在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
周密部署綜合施策
全力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今年以來,陜西省民政廳社會組織黨委以“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為抓手,以“五個一”為工作載體,按照“整體提升追趕、重點突破超越”思路,依托民政部門登記和管理社會組織平臺優勢,在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夯實基礎扎實推進黨建工作方面,一是依托登記管理平臺優勢,堅持“兩關口,三同步”,將社會組織黨建和登記年檢關口相結合;社會組織黨組織設立與登記注冊同步審批,黨組織建設與年檢同步評價,黨組織變更換屆同步開展,種好黨建工作“自留地”。截至目前,省民政廳社會組織黨委負責的446家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260家,選派黨建指導員25名,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二是開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標準化建設月”活動,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六有”標準,細化18項要求指標,編印《社會組織黨組織制度匯編》《黨支部工作手冊》和《發展黨員工作指導手冊》,明確檔案整理規范,有效提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范化水平。三是打造18個“五星級”社會組織黨組織和12個黨組織觀察點,以點帶面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面提升。
在工作融合探索創新工作模式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制度、完善黨建相關資料和工作流程,嚴格落實社會組織黨組織“審核社會組織負責人人選”前置程序;設置業務主管部門前置審核環節,合力共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2017年1526家參檢省級社會組織,遞交1331張《黨建工作基本情況表》,黨建信息采集率達78.5%。二是注重社會組織黨員干部隊伍“雙向培養”,開展社會組織“兩培養、兩結合”活動,即把工作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工作骨干,把黨組織建設與社會組織活動相結合、把黨員隊伍建設與社會組織負責人隊伍建設相結合。目前,已有45個社會組織黨組織報備了65名入黨積極分子,推動社會組織黨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三是下發《黨建工作調查摸底表》,發放調查問卷,分組赴社會組織實地走訪,調研社會組織黨建一手資料。按照“先建后交”原則,督促指導省發改委等16家行政機關與其所屬182家脫鉤行業協會商會完成黨建移交工作。
在發揮作用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方面,一是舉辦150名省級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參加的黨建培訓班,有效地提高了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為全面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開創良好格局。二是在開展“百家社會組織進百村扶千戶”活動中,建立黨委搭臺、支部引領、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模式,引導助推脫貧攻堅。目前有179家參與該行動的社會組織以包項目或包村的方式對1400個貧困村和45所學校進行幫扶。三是指導社會組織黨組織圍繞健康發展、貼近會員群眾需求、突出社會組織特點、緊扣黨員實際、創新教育管理服務、貫徹從嚴要求提高組織生活質量開展黨組織活動,使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發展緊密結合、互促共進,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聚焦精準扶貧目標
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組織開展“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平臺。2016年4月印發《關于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的實施意見》,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為不同類型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搭建平臺,為貧困戶提供精細化、個性化幫扶。截至9月底,179家參與該行動的社會組織以包項目或包村的方式,在教育、醫療、農業、水利等方面,對全省1400個貧困村和45所學校進行幫扶,累計投入資金1.3億元,受益人數超過30萬人次。2017年,陜西省民政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鼓勵、動員當地社會組織積極主動參與到全省扶貧攻堅大格局中,圍繞全省56個貧困縣尤其是11個深度貧困縣、6324個貧困村、228.7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通過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和特長,助力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目前,全省已有1000余家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對社會組織扶貧工作情況摸底統計,形成全省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工作資源庫。統計梳理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項目信息,組織填報《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統計表》,制作全省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工作臺賬,定期跟蹤更新。通過召開“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聯席推進會,組織實施“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能力培訓,赴各地市實地走訪調研、印發“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意向書、宣傳冊、開設“陜西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微信公眾平臺和QQ群等多種方式,倡導更多社會組織參與扶貧行動。
推行督導,提升社會組織幫扶專業化水平。加強對陜北、關中、陜南地區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項目指導,現場解決社會組織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召開“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聯席推進會,對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提出具體工作要求。構建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工作項目評估體系,啟動“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項目評估工作,提升扶貧項目專業化水平。
總結優秀扶貧項目經驗,形成全省社會組織講扶貧、議扶貧、干扶貧的良好氛圍。在第一批參與“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的97家社會組織中,精選17家具有優秀組織和優質項目特質的雙優社會組織向社會公布,發揮帶頭表率作用。編制《陜西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手冊》分發各社會組織,交流分享優秀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工作經驗。印發《關于報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優秀典型案例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征集各地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搭建平臺,引領省際社會組織扶貧。推進蘇陜社會組織扶貧協作,召開蘇陜社會組織扶貧協作工作會,從制訂行動方案、發起行動倡議、加強信息聯通、搞好服務協調等多方面安排部署推動蘇陜社會組織扶貧協作事宜。(根據陜西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