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江西省民政廳聯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新聞發布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龔建輝出席發布會,就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工作有關情況作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省民政廳辦公室、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回答記者提問。會議由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陳惠龍主持。
龔建輝介紹,為做好今年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工作,省民政廳轉播了全國清明節祭掃安全電視電話會議,印發了工作方案,舉辦了業務培訓班;確定南昌市瀛上公墓、新余市長安陵園、贛州市黃龍陵園、吉安市回歸園、永修縣含笑園和寧都縣大山背生態陵園等6個陵園確定為全國祭掃觀測點,設立省級觀測點22個;報請省政府同意發布了《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的通告》,與省文明辦聯合向全省人民發出了《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倡議書》;各級民政部門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清明節工作領導小組,小長假期間,實行行政和業務“雙值班”;殯葬服務單位做到重點場所、關鍵環節、重要設備用品做到“三個必查”,努力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文明的祭掃服務,積極開展低碳文明祭掃活動。
龔建輝介紹,去年省政府將建立綠色殯葬獎補激勵機制納入民生工程,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及時印發獎補通知,市縣普遍建立了具體的獎補辦法。全面建立困難群眾遺體免費火化制度,84個縣(市、區)實行全民遺體免費火化。將綠色殯葬建設等工作指標納入省委、省政府科學發展、民生工程、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考評重要內容,推動全省遺體火化率連續兩年增幅超過5%,增幅居全國第二位,有15個縣(市、區)火化率達到100%。省級籌集3090萬元,支持建設殯儀館、城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00個,帶動新(改、擴)建農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設施1000余個,今年省級預算內基建投資安排3000萬元用于支持5個殯儀館空白縣“清零”。全省深入開展殯葬“治陋治亂”專項行動,累計遷移墳墓8萬余穴,其中贛州遷移墳墓4.87萬穴。大余縣實現棺木處置率、火化率、公墓安葬率“三個100%”。結合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部署要求,全省民政系統大力開展推進婚喪習俗改革,促進鄉風文明行動。全省13499個行政村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占行政村總數的79.73%。各地普遍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弘揚文明節儉新風尚。
龔建輝介紹,省民政廳將認真領會并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關于殯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綠色殯葬獎補機制,督導加快殯儀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開展散埋亂葬墳墓治理,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提升基本殯葬公共服務水平。抓緊出臺《加快推進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江西省公墓管理辦法》立法工作,規范公墓建設管理,貫徹落實《關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全面深化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化殯葬改革示范區建設,培育婚喪禮俗綜合改革示范縣(市、區)和殯葬改革示范區,推進婚喪禮俗改革,弘揚文明節儉新風尚。
龔建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我省清明節祭掃具有“短時間、小空間、高密度”的特點,希望大家盡量乘坐公共交通,選擇錯峰祭掃,縮短墓園逗留時間,選擇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為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省民政廳將積極推動農村殯葬改革,加快完善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建設,重點治理大操大辦風氣,不斷鞏固提升火化率,完善殯葬設施建設,加大治理散埋亂葬力度,規范殯葬活動秩序。
會上,記者們還就惠民殯葬建設舉措、殯葬改革重點難點、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情況、推進我省殯葬改革和殯葬事業發展的工作思路及措施等內容進行了提問。
消費日報、人民網、鳳凰網、香港衛視、江西日報、江西電臺、南昌電視臺等31家新聞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根據江西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