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連續強降雨影響,6月24日6時,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發生山體崩塌災害,災情發生后,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第一時間率相關部門及救援力量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根據《四川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10時30分,省減災委決定啟動四川省I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災情發生后,四川民政系統迅速行動,采取務實舉措,開展減災救災工作。
一是緊急部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災害發生后,四川省民政廳廳長益西達瓦庚即作出緊急部署,要求迅速行動,準確了解災情,及時上報災情,快速組織救災工作隊和專家技術團隊趕赴災區,開展救災工作。分管救災工作的副廳長羅平恩、救災處負責人在省減災委應急指揮中心民政廳分中心,通過現場視頻指揮救災。民政廳相關處室和單位人員,立即停止周末休假,返回工作崗位,緊急投入到救災工作中。
二是及時啟動響應。災害發生后,經分析評估,省減災委第一時間啟動四川省自然災害I級應急響應,發出了《關于全力做好汛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自然災害Ⅱ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抵達災區指導救災工作。當日,益西達瓦廳長和羅平恩副廳長,分隨國務院工作組和民政部工作組趕往災區,了解和指導救災工作。及時派出省減災中心9名技術人員攜帶衛星電話、短波電臺、無人機、單兵、動中通、靜中通、方艙式指揮車等裝備趕赴災區,建立省、州、縣民政部門救災指揮體系聯網,開展現場災情信息的采集和傳輸工作,并獲取受災地區衛星遙感圖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組織茂縣周邊市縣兩級民政部門啟動突發事件遺體處置應急預案。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積極做好救災物資調運準備。
三是及時下撥救災資金。24日,民政廳商財政廳并報經省政府主要領導同意,緊急下撥500萬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統籌用于茂縣高位山體垮塌抗災救災工作。省慈善總會于24日向社會發出救災倡議書,當日社會認捐善款超2000萬元,開通了針對茂縣高位山體垮塌捐贈物資運轉協調機制。
四是及時上報災情。民政廳救災處積極向災區了解受災情況,通過工作組、災區反饋信息情況和《國家自然災害災情報送系統》上報災情,及時向民政部、省委、省政府上報災情,印發災情快報5期。
五是下發緊急通知。為貫徹落實民政部《關于做好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和省政府6月24日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會議精神,民政廳及時轉發了民政部文件精神,并以減災委的名義向各市(州)減災委和各減災委成員單位發出《全力做好汛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措施;加強災害風險預警預報,做好防范應對;加強隱患排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災后救助,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各市州也緊急動員,積極投入救災工作中。
一是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害現場。6月24日上午8時,阿壩州民政局立即成立工作組深入茂縣疊溪鎮新磨村受災地開展查災核災救災。通過“國家自然災害災情報送系統”報送災情初報7次。于6月24日上午9時,第一時間啟動阿壩州自然災害救助預案Ⅰ級應急響應。第一時間調運救災應急物資,積極與茂縣周邊4縣對接,及時做好救災物資調運,并從州級救災儲備倉庫調運20頂救災帳篷、400床棉被、2臺發電機、600套棉衣褲、200雙布鞋、200套單衣運往茂縣。
二是第一時間做好捐贈物資接收。積極協調省、州、縣慈善總會發布倡議書,積極做好捐贈款物接收,現已接收綿陽北川200床簡易床調運災區。調運中糧可口可樂公司1200件純凈水。
三是第一時間啟動遇難人員后續處置工作。擬定了遇難人員排查方案、處置方案。按照災害處置指揮部安排,遺體處置采取就地掩埋方式,經征求遇難者家屬意見,已確認身份的家屬同意就地掩埋遺體,由當地民政部門負責有關服務管理工作。
四是第一時間做好受災人員安置工作,在茂縣文化體育場搭建救災安置點,及時為受災人員搭建臨時住所,第一時間向受災人員發放棉被、衣物、食品等生活必須品,妥善做好受災人員安置工作。德陽、綿陽、內江等地民政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向災區提供各種協助。(根據四川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