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在開展幫扶工作中,黔東南州民政局除實施常規的幫扶濟困外,重點從智力幫扶入手,對接黔東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扶貧班”,推動脫貧工作的全面開展。
為切實切斷貧困根源,盡早摘掉貧困帽子,如期步入小康生活,黔東南州民政局自2016年4月開始掛靠幫扶從江縣,且明確焦勇副局長掛任縣委副書記,具體負責加鳩鎮脫貧攻堅工作,同時還派2名在冊在崗的干部脫產蹲點到加鳩鎮開展定村幫扶工作。一是主動對接黔東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招收以加鳩鎮為重點,輻射西部貧困鄉鎮的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參加2017年中考的35名女生,單獨開設“女子財會班”(扶貧班),學制為五年制大專,為實現小康生活奠定基礎。二是采取扶貧助學、臨時救助、慈善資助、助學貸款等多種渠道解決“女子財會班”(扶貧班)學生五年中的書學費及食宿費,真正落實脫貧措施“五個一批”中的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三是通過人社部門統一招考或學校與民政、學校與企業聯合推薦就業等渠道,確保“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四是通過教育扶持,感化貧困地區更多貧困戶的學生從“要我讀書”向“我要讀書”和“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為當地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切斷貧困根源夯實基礎。五是通過教育幫扶,防止農村女孩因貧困輟學而過早結婚,杜絕新的貧困代際傳遞產生。
目前,35名女學生的錄取通知書已全部發放到手,9月6日將集中縣民政局舉行入學前相關工作事項交代,9月7日統一乘車前往學校報名上課。另外,黔東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女子財會班”(扶貧班)還有榕江和施秉兩縣的25名學生共計60名,所需費用均由州民政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共同幫助解決。
據了解,自2016年黔東南州民政局扶貧工作組對接黔東南州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招收加鳩鎮30名學生,專門開設“裁縫班”(扶貧班)以來,目前,學生們在校正常就讀,暑假和寒假休息期間還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根據貴州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