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與市綜治辦、衛計委、公安、殘聯、人社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及時通報情況,歸口發布信息。
二是加大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力度,到2020年全市新增3所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為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養護、康復、托管等服務。
三是全面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將符合條件的精神障礙患者納入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范圍,開展“救急難”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截至目前,醫療救助支出116萬元惠及1.64萬人次。全面落實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四是引入冬青社工服務中心、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重慶渝愛志愿者組織等機構,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目前已建成曾家、渝碚路等11家社區康復服務點。(根據重慶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