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8月起,山東省先后確定了15個社區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區,由省財政對每個實驗區給予2000萬資金補助,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新經驗。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各實驗區聚焦城區社區居家養老,著力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業和社區服務發展高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加快推進全省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和社區治理創新發展探索了經驗。
一、高度重視,上下合力推動。省廳把創新實驗區建設作為推動社區治理和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分管負責同志靠上抓,開展多輪對實驗縣(市、區)點對點巡回指導,定期督導調度工作情況。相關縣(市、區)把創新實驗區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實驗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市縣民政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推動,普遍建立了創新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制度,并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和細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定位、高效率推進,確保實驗區建設強力持續推進。
二、準確定位,做好頂層設計。省廳先后下發了關于推進社區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工作的系列政策指導性文件,明確2016年抓示范點建設,2017年抓項目服務,三年服務全覆蓋的總體目標,確定了“1個平臺、2個中心、3項服務”為主要內容的“123”創新實驗任務目標,聚力、聚焦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1個平臺”,即建設1處標準化“12349”縣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呼叫中心);“2個中心”,即建設2個示范性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3項服務”,即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培育面向老年人的“情系桑榆”、面向兒童的“快樂同行”、面向特殊家庭的“暖心港灣”3個社會工作服務品牌。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各實驗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了創新實驗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三、強化措施,確保扎實推進。在資金保障方面,省級財政補助每個實驗區2000萬,共計3億元,專項用于社區和養老創新實驗工作。目前,省級補助資金實際支出1.03億元,已簽訂合同待支出7391.5萬元。各實驗區所在縣(市、區)本級投入8019.76萬元,同時帶動了大量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業。在場地保障方面,居家服務信息平臺、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場地均由政府部門免費提供,有的縣(市、區)把原政府政務中心、部門辦公場所等調劑出來,有的通過購買、租賃或置換等方式保障示范點場地需求。在項目運營方面,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辦、市場運作的原則,采取由政府提供場地、主導建設、補貼運營、購買服務,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委托給專業養老服務企業(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實行市場化、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四、成效顯著,取得階段性成果。一年多來,各實驗區的創建工作全面鋪開,全省15個社區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區共確定重點任務60項。截至2017年4月底,所有項目場地提供、方案制定、項目招投標或委托運營(服務)已全部完成,大部分項目投入使用并開展相關服務。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情況:15個創新實驗區中有11個已建成面積200平方米以上、呼叫座席不少于10個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并全部委托給專業組織運營,目前已錄入老年人數據55.6萬條,平臺服務加盟社會組織7400個。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情況:建成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功能完善、服務專業的示范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4處,并全面開展專業服務。各實驗區培育和引進了“孝潤養老”“康樂年華”“幸福世家”“幸福9號”“安康通”“沐浴陽光”“祥福家”“親祥源”等一大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購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情況:14個實驗區的購買社區社工服務項目已開展服務。各實驗區以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為重點,共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90個,為老年人、兒童青少年、殘疾人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歷下區、張店區、歷城區、章丘區、任城區、滕州市等規范推進“情系桑榆”老年人服務、“快樂同行”兒童青少年成長、“暖心港灣”特殊家庭增能項目,初見成效。 (根據山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