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廣西低保核對大數據信息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時間:2017-07-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辦公廳
【字體:    打印

2017年7月24日,《人民日報》第4版以一篇《數據上云端 核查不再難——廣西力堵“關系保”“人情保”》,對廣西低保核對平臺的使用及效果進行了正面報道,并對廣西低保核對平臺在精準社會救助方面作出有益探索進行了評論,引發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近年來,一些地方由于低保經辦人員、經費和手段不足,不能正常查詢分散在各個部門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準確判斷社會救助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導致城鄉低保屢屢出現騙保、錯保、“人情保”、“關系保”等現象,甚至出現一些基層干部借低保審批管理“吃拿卡要”或貪污受賄等違紀違法行為。民政部門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工作手段來幫助提高低保審批的精準度。

為解決上述突出問題,消除低保等救助對象認定過程中的不正之風,織牢困難群眾救助的最后一道“安全網”,實現動態管理下“應保盡保”和“應退盡退”之目標,廣西民政廳根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45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桂政發〔2013〕49號)精神以及反腐倡廉的有關要求,加快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完善核對工作網絡,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全區低保核對大數據信息平臺,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率先建成全區低保核對大數據平臺建成啟用。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廣西民政廳籌措資金4000萬元,在全國率先以省級集中方式建設的廣西低保核對大數據信息平臺,并于201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全國繼上海之后具備區、市、縣三級聯網核對的省級核對信息平臺。低保核對大數據平臺由自治區統一建設,市、縣、鄉只管使用,不需要再投入資金建設。

二是跨部門核對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取得新突破。通過建立自治區、市、縣三級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和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級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機制的協調作用和民政部門的牽頭作用,推動形成“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的核對工作機制。全區核對信息平臺在首批與自治區高級法院、公安廳、人社廳、工商局、地稅局、國稅局、農機局、畜牧水產獸醫局和廣西保監局、廣西銀監局廣西通信管理局等11個部門簽署數據共享交換協議,與14個設區市的房產和公積金管理部門簽署了聯網協議的基礎上,2017年,又與廣西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柳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桂林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9家銀行簽署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協議,金融數據共享取得新突破。部門間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了新突破,解決了核對工作中各部門數據信息的“孤島”難題。經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授權,全區核對信息平臺可以查詢申請對象的婚姻、戶籍、車輛、農機、漁船、社會保險、商業保險、住房、銀行存款、個體工商戶、納稅、公積金和涉農補貼資金等家庭經濟狀況信息,重點核查名下的“房子、車子、票子”,核對結果將作為社會救助的審批依據,大大提高了救助對象認定的精準度。

三是核對工作制度創制工作有新進展。為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相關要求,做到依法核對、規范核對,我們出臺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操作規程》,對委托授權、核對程序、核對內容、核對方式、核對周期、核對時限、核對報告出具以及工作規則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確保每一個操作環節都有據可依,從而完善核對工作基本的制度,為核對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是各級核對工作網絡逐步完善。全區有111個縣區成立了核對中心,落實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制600個,其中賀州、桂林、來賓、百色等市還在鄉鎮成立了核對工作站,全區省、市、縣、鄉四級核對工作網絡逐步完善,進一步夯實了核對工作的基礎。

五是核對信息平臺數據核對取得顯著成效。至2016年底,廣西核對信息平臺共接受委托核對202萬戶、540萬人次,其中,低保核對194萬戶、522萬人次,特困供養人員核對0.91萬戶、0.92萬人次,低收入家庭核對3.9萬戶、11.7萬人次,住房救助核對2.2萬戶、5.4萬人次,核對出53萬人次與個人財產收入申報不相符的疑似對象。對這些有差異的對象,經過縣級民政部門再次入戶核實認定后,通過信息核對核實機制退出低保或擋在低保等救助范圍之外的有16萬人,做到了申請救助對象“逢進必核”、在享救助對象定時核對。

廣西低保核對大數據平臺建成使用后,核對結果真實客觀、證據確鑿,廣大群眾逐步知曉民政部門低保核對信息平臺的“神通廣大”,以前一部分心存僥幸企圖騙吃低保、騙取救助、騙取住房保障資格的對象,也不敢打歪主意了,有的還主動撤回了申請,被退保或審批不通過的投訴上訪現象大幅減少。通過線上核對,把申請對象隱性的經濟狀況核查出來,與個人申報的情況進行比對,及時發現“關系保”、“人情保”、騙取冒領社會救助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社會救助部門有針對性地線下核實,確保不錯不漏。核對信息平臺配合入戶核查,更好地實現精準社會救助。(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