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著力圍繞落實政策、創制政策、幫扶解困等方面,切實解決優撫對象在生活、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健全撫恤補助保障機制,優撫對象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建立健全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自然增長機制,努力提升優撫對象生活保障水平,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重點優撫對象的關懷和厚愛。2016年10月1日起,我市統一調整了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較上一年同期相比,撫恤補助標準分別增長9%—45%。其中,殘疾軍人殘疾撫恤金標準增長10%;“三屬”定期撫恤金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實現了城鄉標準統一;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增長12%,現每人每月1609元;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準增長9%;參戰參試退役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增長9%;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部分烈士子女的生活補助標準增長13%;年滿60周歲農村籍退役士兵的生活補助標準增長25%。
二是完善優撫醫療保障體系,優撫醫療保障力度顯著增強。全面貫徹實施《重慶市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實施細則》,為全部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減免、醫療救助、醫療補助、醫療巡診五個層面的優撫醫療保障制度,優撫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16年,重點優撫對象共計享受醫療實惠2億余元。同時,為在鄉老復員軍人建立了重病醫療補助制度,為一至四級殘疾軍人建立了與我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聯動增長的護理費制度。
三是整合住房保障資源,優撫對象住房優待得到較好保障。市民政局與國土房管、城鄉建設等部門聯合出臺《重慶市優撫對象住房優待實施辦法》,在優待范圍、原則、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切實加大優撫對象住房優待力度,幫助優撫對象優先納入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災民倒房重建、殘疾人危房改造補償、農村危舊房改造等政策體系進行保障。推進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住房維修改造措施,積極籌集資金,通過維修、改造等方式,重點解決低收入優撫對象家庭住房難問題。2016年度,各級各部門共投入0.47億余元,幫助1400余戶優撫對象家庭維修改造住房11.2萬平方米。采取入住光榮院、敬老(福利)院等集中供養辦法,有效解決了孤老特困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住房等生活問題。
四是拓展幫扶解困服務機制,優撫關愛服務氛圍進一步形成。完善優撫慰問長效機制,堅持傳統節日走訪慰問,開展元旦春節、烈士紀念日等節日期間對優撫對象及全市優撫醫院、光榮院的走訪慰問;堅持每年元旦節期間為全市100余萬名優撫對象送“光榮之家”年畫,為全市烈屬和義務兵家庭制發光榮牌匾,進一步增強了優撫對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社會關愛氛圍進一步濃厚。進一步落實幫扶解困措施,在足額落實優撫保障政策的基礎上,對仍有實際困難的優撫對象,各級各部門通過組織走訪、關愛幫扶、建立“優撫之家”活動室等多種形式開展優撫社會幫扶服務活動,動態掌握優撫對象情況,摸清政策落實情況,跟進了解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人性化、精細化的解困服務。2016年,各級各部門結對幫扶優撫對象1.7萬余人次。(根據重慶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