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精神,近日,河南省民政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河南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從基本民生保障、養老服務業、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綜合防災減災、雙擁優撫安置、社區治理、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等方面,回顧總結了“十二五”時期我省民政事業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時期國家和我省發展戰略新新形勢給全省民政事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針對今后5年經濟新常態、脫貧攻堅、人口老齡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發展變化等給民政事業發展帶來的新挑戰,提出了“五個牢牢把握”的新要求,即:“牢牢把握新的發展理念在推進民政工作中的統領作用、牢牢把握在服務大局中凸顯民政工作的兜底保障作用、牢牢把握晉位爭優在推動民政工作上臺階中的抓手作用、牢牢把握法治建設在促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中的規范作用、牢牢把握“軟硬結合”在夯實民政工作基礎中的支撐作用”;明確了“堅持保障基本、兜住底線,堅持積極作為、引導預期,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堅持資源整合、配套推進”四項原則;確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更加有力、民政社會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四大發展目標。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全省各級民政部門要圍繞“保障基本民生、大力發展養老事業、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雙擁優撫安置保障水平、強化專項社會服務”等5項重點工作,實施“綜合減災體系建設工程、慈善福利體系建設工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社會組織體系建設工程、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民政信息化建設工程”等6項重點工程建設。到2020年,全省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不低于35張,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能力達到50%,重點對象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率達到70%;實現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50%,城市和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分別達到60%、30%;經常性社會捐助站點和慈善超市數量達到2000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占全省總人口比例達到0.5‰,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居民人口比例達到13%;創建200個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00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在每個省轄市的農村和城市分別新建或改建1-2個綜合性示范應急避難場所;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縣級行政區域覆蓋率達到70%、節地生態安葬比例達到50%以上,縣級殯儀館全部達到國家環保標準。(根據河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