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重慶市切實貫徹執行《慈善法》推進全市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時間:2017-08-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辦公廳
【字體:    打印

《慈善法》頒布以來,重慶市各級民政部門把學習宣傳和組織實施好這一重要法律作為民政工作的大事,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重點圍繞落實改革舉措、激發慈善主體活力、規范慈善主體行為、完善監管體系四個方面,積極做好慈善組織登記認定、慈善組織年度報告、公開募捐資格許可、慈善服務、慈善信托、慈善組織規范管理等相關工作,開展系列活動,促進《慈善法》的實施。截至今年7月底,重慶社會組織總數已達到1.65萬家(其中,社會團體7517家、民辦非企業單位8944家、基金會78家),登記認定慈善組織66家,確認公開募捐資格慈善組織16家。

一是高度重視,認真學習宣傳貫徹《慈善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慈善法》的貫徹落實工作,專門召開全市慈善工作情況匯報會,聽取慈善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慈善事業發展工作。市民政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安排部署我市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把《慈善法》納入市民政局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市委普法專項領導小組把學習宣傳《慈善法》納入全市第七個五年普法規劃重要內容和2016年、2017年全市普法考試內容。市民政局制定《關于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通知》,從學習培訓、宣傳貫徹、配套政策制定、組織領導、督促檢查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舉辦專題報告會、依法行政暨學習貫徹《慈善法》培訓班、《慈善法》與社會組織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積極協調中央駐渝媒體、市屬媒體,采取全媒體、大篇幅、多互動的形式,深度宣傳《慈善法》。圍繞“以法興善、助力脫貧”主題,在《重慶日報》、《重慶民政》、重慶市民政局公眾信息網開辟《慈善法》解讀專欄15期,刊登《慈善法》相關文章300余篇,在重慶電視臺、重慶廣播電臺、重慶華龍網等媒體普及慈善知識,舉辦“2016重慶扶貧濟貧人人慈善”論壇。

二是穩妥推進,認真落實《慈善法》確立的改革舉措。實施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工作,將慈善組織登記認定與現行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無縫銜接,對慈善組織資格獲得確定了兩條途徑,即:新的登記,舊的認定。設立信息發布平臺,開設“重慶社會組織網慈善組織專欄”,發布慈善組織登記認定政策法規、溫馨提示和線上解答,方便社會組織和群眾對慈善組織的了解、咨詢。《慈善法》實施后,凡于2016年底以前認定登記為慈善組織的,全部納入年度報告報送工作制度,不再參加年度檢查工作,嚴格依照《慈善法》的規定要求立行立改,落實慈善組織監管新方式。市民政局充分運用行政約談負責人、審計調查、隨機抽檢等監管手段,制定慈善組織行政執法約談辦法、年度報告抽查辦法等,建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檢方式,確保慈善組組年度報告制度的順利實行。目前,市本級已完成符合條件的28家慈善組織年度報告、15家慈善組織負責人行政執法約談,對28家慈善組織的抽檢工作正在有序展開中。市民政局堅持既嚴格把關又培育扶持的原則,做好全市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的許可工作。對已經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加大監管力度,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前應當制定募捐方案并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市民政局在門戶網站開通慈善組織專欄,將慈善組織報備的募捐方案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求慈善組織在其網站公布慈善組織名稱、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目前,全市6家慈善組織獲得公開募捐資格。市民政局與市文明辦、團市委等相關部門合力推進實施志愿服務記錄制度,指導慈善組織依法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支持慈善組織招募、培訓志愿者,為志愿者參與慈善服務提供必要條件。積極發展慈善信托,目前,全市首例慈善信托——“新華信托·華恩1號教育扶貧慈善信托”備案工作正在受理進行之中。加大扶持力度,市政府出臺政府購買服務暫行辦法,市財政局制定市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市民政局積極推進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第三方評估機制建設等。2016年度,政府補助全市20家慈善組織共計6118.44萬元資金用于公益事業,主要用于社會救助、助學、助困、科普、社區建設及發展、青年創新創業等領域。引導慈善組織積極投身扶貧攻堅,全市慈善組織在民生保障、教育扶貧、醫療衛生、農村文化等領域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更多關注貧困、輟學、留守兒童等扶貧攻堅領域,精準發力、精準扶貧。2016年度,全市28家慈善組織開展公益活動804次,受益1100萬人次,公益支出5.26億元,其中參加扶貧攻堅活動163次,受益448萬人次,公益支出2.72億元,占比51.77%,為重慶脫貧攻堅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三是抓住契機,制定出臺管理制度改革政策。重慶市以貫徹《慈善法》為契機,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整體上對社會組織確定改革路徑的同時,對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確立了一系列培育發展政策措施。降低社區慈善組織準入門檻,為社區慈善組織提供組織運作、活動場地、活動經費、人才隊伍等方面支持;大力支持包括慈善組織在內的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財政、稅務部門探索建立社會組織稅收優惠和監管相結合的聯動機制,研究完善與國家社會組織稅收政策體系和票據管理制度緊密銜接的具體辦法,改進和落實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稅收優惠制度;按照《慈善法》確立的大慈善理念,支持社會組織在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繁榮科學文化、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根據重慶市民政局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