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創新開展社區發展治理“百千萬”工程

時間:2017-09-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辦公廳
【字體:    打印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實省、市黨代會及全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精神,成都市金牛區以基層黨建為核心、以人本需求為導向、以院落治理為重點,創新開展社區發展治理“百千萬”工程,探索構建符合國家中心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區治理體系的金牛路徑。

金牛區是成都市傳統的商貿大區,經濟總量連續27年位居五城區首位,目前正按照成都市委“中優”戰略部署,大力發展現代商貿商務、科技服務和都市文化旅游三大主導產業,著力打造“中優提質典范區”,加快建設“科貿金牛?文化北城”。金牛區現有人口138萬,社區110個,院落2368個,居民小組1390個,社區數、院落數、居民小組數,均居全市前列(居一二圈層首位)。近年來,金牛區始終將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依法治理、系統治理、創新治理,推動社區治理由“管控為主、簡單粗放、單一分散”向“服務為主、精細靈活、多元整合”轉變,先后榮獲“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首批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地區”“首批全國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建設示范地區”等國家級榮譽,全區社區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力爭用3年時間(2017—2020年),通過評選100個治理示范院落、建設1000支示范院落骨干隊伍、實施10000個群眾參與的院落“微治理”示范項目,逐步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自治組織為主導、社區居民為主體,社區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和駐區單位等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機制,加快實現‘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權由民用’的院落居民自治管理新方式,努力構建‘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推進社區發展治理“百千萬”工程,全區將重點實施示范院落評選、院落隊伍提能、四級社會組織建設等七大行動。

一是實施100個“微幸福”示范院落評選行動。在全區2368個院落中,通過“以評促建”方式,用3年時間在全區評選出100個“微幸福”示范院落,逐步改善社區居民生活居住院落整體環境,推動院落自治,培育社區文化,宣揚社區精神,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二是實施1000支院落“微團隊”提能行動。以社區為單位,以居民自治小組為基礎,通過主題講授、主題參訪、主題沙龍等方式,對院落骨干隊伍開展繼續教育培訓。通過3年時間,建立1000支“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院落骨干隊伍,提高院落骨干“四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動居民協商民主進程,全面提升院落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三是實施10000個院落“微項目”營造行動。以構建“十五分鐘公共服務圈”為抓手,以院落居民需求為導向,統籌社區公服資金、自治經費等資源供給,通過3年時間,實施10000個社區營造“微項目”,不斷完善社區文化、教育、養老等各類公服設施,引導居民參與院落公共事務,培養居民公共意識、責任意識、參與意識。

四是實施院落治理智慧引領行動。依托四川省社科院、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市和諧社區發展促進會等高校院所、專業機構,率先在全市建立院落治理智庫,為全區社區治理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聯合其他國家中心城市,共同邀請國家有關部委、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定期召開“社區(院落)治理協商峰會”,為社區創新發展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五是實施院落治理創優爭先行動。以創新社區治理“百千萬工程”為實驗主題,積極申報2018至2020年度的國家級創新社區治理實驗區。以實驗項目為核心內容,系統梳理、總結院落治理先進經驗,積極申報國家和省、市各類相關創新成果獎項,為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提供有益借鑒。

六是實施四級社會組織建設行動。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在區級成立社會組織優化平臺、街道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平臺、社區建立社會組織服務平臺、院落建立“鄰里之家”為形式的自組織互助平臺,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協同服務功能。到2020年,確保轄區內所有街道、社區、院落實現社會組織全覆蓋。

七是實施社區基金建設行動。按照“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思路,探索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治理的工作新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社區服務領域,成立“社區基金(會)”,為社區治理和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動員更多社區資源和力量參與社區服務,培育社區社會資本,真正讓社區自治實現可持續運轉,突破依賴政府資源解決社區問題的單一途徑,推動形成社區建設主體多元化新格局。到2020年,形成以社區為平臺、社區全轄區資源為支撐的社區基金治理新模式,基本實現社區基金全覆蓋,并打造1家以上全國知名的社區基金會。(根據四川省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