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社會政策要托底的部署要求,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真正為困難群眾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安全網”。
一是完善制度政策。通過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對符合低保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截止6月底,全市20.7萬名扶貧對象納入農村低保。出臺《重慶市最低生活保障條件認定辦法(修訂)》,修訂完善低保對象家庭成員、收入、財產和消費支出等內容,綜合評估家庭成員因重度殘疾、患重大疾病等增加的長期剛性支出因素。
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各區縣已全部建立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做好社會救助政策之間以及與促進就業、扶貧開發的協調發展和有效銜接。市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認定信息系統全面投入使用,實現與工商、交通、公積金等部門的數據自動交換,今年以來,6.5萬戶14.4萬人次通過市級核查系統進行查詢。
三是加強規范管理。出臺《關于做好特困人員認定審批工作的通知》,對認定特困人員身份、家庭收入財產、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和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審批規程》和《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規范》,進一步規范全市低保申請審批和動態管理。(根據重慶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