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民政廳在全區部署開展“社區萬能章”專項治理暨基層減負工作,力爭用3年時間,逐步建立起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長效機制,從源頭糾正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制度滿墻”的亂象,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有效增強居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專項整治行動分為制定實施方案、上下協調聯動、開展排查摸底、集中清理整治、建立長效機制5個步驟。要求各地全面摸清本地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各類證明的數量、類型、依據、形式等狀況,同步開展村(社區)掛牌和上墻制度摸底統計。規范事項清單,自治區和地級市修訂證明事項清單,對國家層面分批明確的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的事項,堅決從清單中清除;對未納入清單的證明事項,村(社區)一律不再出具或配合出具。規范對外掛牌,對各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各種牌子進行全部規范清理,在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大門兩側,只懸掛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社區服務站3塊豎牌;在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門頭,只懸掛“中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個標識;在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大門兩側墻體,統一懸掛“一室八中心”引導牌。清理上墻制度,取消社區辦公場所不切實際、多余、過時和重復制度,屬公示公告警示性的原則上可以上墻,屬內部管理類的以及有關具體政策原則上不再上墻,整理后印制成服務手冊。規范獎牌懸掛,不得在辦公場所內外墻體,懸掛各類獎狀獎牌;可采取圖片縮影等方式,將各類獎狀獎牌予以集中展示,做到整齊美觀;有條件的,可設置榮譽室集中懸掛或擺放。
專項整治行動突出建立長效機制。明確健全村(社區)證明事項動態管理機制,按相關程序對需要新增的證明事項和工作任務及時增補。對確需在社區掛牌的,須經市級基層政權與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由部門統一制作,懸掛指定位置。建立公開曝光和強制糾正機制,對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擅自要求居民群眾找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具不合理證明,導致居民群眾辦事創業困難的情形予以通報糾正,自治區、市、縣三級民政部門設立專門監督電話和郵箱,及時處置線索,形成強力監督。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打通信息孤島,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強化對承諾事項的事后核查。(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