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廣西著力推進“八個銜接” 充分發揮低保政策兜底脫貧作用

時間:2016-11-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辦公廳
【字體:    打印

廣西是欠發達后發展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截至2015年底,總人口5500萬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52萬人,農村低保對象292萬人。今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積極探索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的有效途徑,進一步發揮低保政策的兜底脫貧作用。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保障

一是積極爭取自治區黨委、政府重視。2015年下半年以來,我廳先后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報送了《關于實施全區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工作的報告》和《發揮低保政策對農村脫貧兜底作用的考慮》兩個專題報告,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自治區主席陳武先后作出重要批示。今年6月14日,全區2016年度脫貧摘帽推進大會上,自治區彭清華書記專門強調,要穩步推進低保與扶貧政策銜接,加強低保對象、扶貧對象之間的銜接。二是加強政策創制,為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提供制度保障。今年7月13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桂政辦發〔2016〕78號),各地根據實施意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銜接的具體實施方案,為扎實推進銜接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三是加強壓力傳導,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將加快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納入全區脫貧攻堅績效考核指標,把壓力層層傳導到各部門、各市縣黨委政府,形成了工作合力,為銜接工作的高效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層層部署推進

一是專題動員部署,統一思想認識。今年6月和7月,民政廳召開了兩次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銜接專題會議,分析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使命,就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二是開展專項活動,推進精準救助。在年初召開的全區民政工作會議上,廳黨組在全區民政系統部署開展精準救助年活動,對全區所有低保對象開展一次“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把符合救助條件的對象100%納入救助范圍,一戶不漏,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對象100%清退,一戶不進,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退盡退”,精準救助。三是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工作執行力。先后舉辦了3期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培訓班,對各市、縣民政局長、分管副局長、社會救助科(股)長、核對中心主任共453人進行培訓,明確銜接工作的具體操作辦法、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強化了基層民政部門的執行力。四是組織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實。6月1日起,廳黨組組織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專項督查,由廳領導分片包干帶隊組成專項督查組,每個月進行1-2次的全面督查,督促各地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三、突出工作重點

為解決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兩張皮”、銜接不夠密切的問題,我們從廣西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八個銜接”。

一是政策銜接。對于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按規定程序分別納入農村低保或建檔立卡保障范圍。對于通過扶貧支持政策實現脫貧的農村低保家庭,在6—12個月的過渡保障期內可以繼續享受低保與扶貧相關政策。對于參與扶貧開發項目實現就業的農村低保對象,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是6-12個月)就業收入暫不計入家庭收入,鼓勵低保對象通過就業提高收入逐步實現脫貧。

二是對象銜接。2015年廣西扶貧部門開展了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在綜合考慮家庭人均收入的同時,重點將“吃、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因素列為打分指標,各地按打分結果從低到高識別貧困對象。我們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充分利用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的成果,對已經被識別為貧困人口的低保對象,經公示無異議后繼續納入低保范圍;對50分以下尚未納入低保范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列入重點對象進行復查復核;對51分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其他非貧困對象,按照低保認定標準進行核查。

三是保障標準銜接。我們將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列入設區市績效考評內容,要求2016年底前,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低于2500元的設區市,必須提高到2500元以上;平均保障標準已經超過2500元的設區市,要按照高于6%的增幅提高。2017—2020年,全區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每年平均增長15%左右。通過逐年提高的方式,逐步縮小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的差距。

四是動態管理銜接。要求各地不斷加強對農村低保對象和扶貧建檔立卡對象的動態管理,鄉鎮政府(街道辦)負責掌握農村低保對象和扶貧開發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變化情況。縣級民政部門采取多種方式加強管理服務,將建檔立卡戶領取低保金情況提供給當地扶貧部門。縣級扶貧部門及時將建檔立卡扶貧低保戶幫扶名單、幫扶措施、脫貧名單、脫貧家庭人均收入等資料提供給本級民政部門。

五是信息數據銜接。加快全區低保信息管理系統與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全面推行低保無紙化網上審批。充分發揮全區低保核對信息平臺的作用,在全區低保核對信息平臺與公安、人社、稅務、房產、公積金等12個部門聯網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與銀行、保險等部門信息數據的聯網共享,爭取把通信、電力等居民消費支出數據也列入核對范圍,提升救助的精準度。

六是主體責任銜接。明確鄉鎮政府(街道辦)是受理、審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的責任主體。要求各地建立鄉鎮政府(街道辦)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問責制,落實“誰調查、誰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督促鄉鎮政府(街道辦)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七是社會力量銜接。鼓勵各地引導社工、志愿者、社會組織、基層組織積極參與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工作,協助落實社會救助政策,為農村貧困群眾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宣傳倡導等多元幫助和服務。發揮村民委員會最了解農村貧困群眾生活狀況和救助需求的優勢,指導其協助做好救助對象發現報告、申請審核、動態管理、政策宣傳等工作,為農村貧困群眾排憂解難。

八是績效考評銜接。自治區一級將精準脫貧攻堅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列入設區市績效考評體系;縣一級把鄉鎮政府(街道辦)受理、審核低保對象和嚴格執行低保動態管理工作情況納入當地政府年度績效考評范圍,確保低保救助公平高效。

通過落實“八個銜接”,廣西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成效初顯。一是農村低保對象與貧困人口的重合率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區農村低保對象為274萬人,其中屬于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數從年初的103萬提高到161萬人,農村低保對象與貧困人口的重合率從年初的35%提高到59%,納入農村低保范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的35.62%。二是低保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全區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從年初的2556元提高到2774元,預計今年年底超過2855元。同時,全區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20元和15元。三是低保救助精準度進一步提升。全區低保核對大數據平臺對全部建檔立卡貧困對象113萬戶、452萬人進行全面核對,并把核對結果作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申請低保救助的審批依據,做到“凡進必核”。(根據廣西民政廳信息整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