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農歷小年還有四五天,重慶市長壽區烈屬程志躍夫婦手機里不斷收到微信祝福和紅包,陸續給他們發微信的,是他們兒子程俊輝烈士生前的戰友——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的400余名排雷官兵。
去年6月,程志躍的獨子程俊輝在中越邊境搜排地雷時不幸犧牲。消息傳來,程志躍夫婦的天塌了!各級不僅及時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給他們發放了烈士褒揚金和一次性撫恤金,還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慰問,幫助他們漸漸走出了喪子悲痛。
春節臨近,身在云南邊陲的排雷官兵還給程志躍夫婦寄去了一箱箱云南的土特產。程志躍夫婦感動地說:“俊輝做了一名軍人該做的事。我們失去他,但多了一大群兒子。”
“節前慰問烈屬,是云南軍地依法落實軍人撫恤優待的機制之一。”云南省軍區領導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和“八一”、烈士紀念日前夕,他們都會協同地方有關部門,依照聯合走訪慰問制度,逐一慰問優撫對象,幫助其解決生活、醫療等實際困難。
“開喜走了,但組織從來沒有忘記我們這些烈屬。”去年10月,烈士李開喜的父母住進了溫暖舒適的小樓,85歲的李高逢人就夸軍地給予他的關愛。去年5月,省民政廳領導到嵩明縣調研時得知,烈士李開喜的父母年邁多病、經濟收入微薄,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烈士為國捐軀,組織有責任幫他們照顧家人。”隨后,他們啟動軍地聯動解難幫困機制,由地方民政部門撥款為李高夫婦新建了住房,省雙擁辦還動員社會力量,為其購置了電視機等家電家具。
從破舊的老屋搬進新居的英烈親屬,在云嶺大地還有許多。2011年,云南啟動“為英模烈屬建房”工程,逐步幫助被中央軍委、原昆明軍區和云南省授予榮譽稱號的英模和烈屬解決住房難問題。經過6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有19位英模、烈屬相繼住進新居。
“近年來,云南省軍區協同地方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云南省擁軍優屬規定》《云南省軍人撫恤優待規定》等優撫制度機制。”據省民政廳領導介紹,他們嚴格實行把落實軍烈屬優撫法規情況與省級以上“雙擁模范城(縣)”評選和年度民政工作評先掛鉤的機制,通過獎優罰劣激勵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依法落實軍人撫恤優待。近8年來,他們按績先后取消了11個市縣評選“雙擁模范城(縣)”的資格。
與此同時,云南依法建立軍人撫恤優待地方力量嵌入機制,廣泛開展“關愛烈屬”“關愛抗戰老兵”“愛心獻功臣”等活動。
“是黨和政府幫我實現了多年的愿望。”家住嵩明縣嵩陽鎮大莊村民委員會三組的趙斗蘭,自兒子趙占英1984年4月28日犧牲在邊境戰場后,一直因生活拮據沒有去邊陲為兒子掃墓。2004年,嵩明縣民政局依據《云南省軍人撫恤優待規定》,為趙斗蘭提供專項經費,讓她赴麻栗坡烈士陵園掃墓。“烈士用生命為我們換來幸福和平,照顧好烈士的親人我們責無旁貸。”1月18日上午,嵩明縣人武部政委毛家明一行又一次來到趙媽媽家,為她送去新春祝福,小小院落里,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云南省雙擁辦供稿,作者:嚴浩 胡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