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民政廳印發《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明確9項重點任務,指導各地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扎實推進民政領域政策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文件要求,要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凡符合農村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條件的,及時納入相應的救助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完善以農村留守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為重點的定期探訪制度,強化信息動態管理,提升關愛服務水平。加強殘疾人服務保障工作,開展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試點,實施“齊魯福彩助殘行動”“福康工程”助殘項目,進一步提升殘疾人服務保障水平。
文件強調,要扎實推進民政領域政策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民政與相關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加快構建多部門聯動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機制。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落實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2021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提高到55%以上。加快推進省社會救助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應用,完善部省市縣四級互聯互通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健全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實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1年全省建設改造敬老院120處,2022年底前每個縣(市、區)建有一處以特困失能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敬老院。 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指導各地高質量完成第十三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深化村級議事協商活動,培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創新典型,結合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創建,進一步提升農村社區服務的精細化、專業化、科學化水平。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做好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工作,鼓勵各地依托民政服務機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鄉鎮(街道)社工站,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指導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做好鄉鎮級行政區劃結構布局優化調整,開展鄉村地名文化建設。(根據山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