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民政部門承擔8項省政府民生工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及生活無著人員救助、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山區庫區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城鄉醫療救助、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健康脫貧兜底“351”項目,任務占全省總任務的24%。上半年,全省民政民生工程累計救助、保障各類對象896.5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8.7億元,資金比上年同期增長21.9%。省民政廳堅持“提、擴、獎、創”四項措施推進民生工程實施:
一是農村低保持續提標,指導各地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3450元/年,且增幅不低于8%,確保完成“兩線合一”任務。完善低保對象認定辦法,科學核查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是擴大政策支持范圍,擴大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支持范圍,完善老年人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制度,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老年人,根據其困難程度和失能程度給予養老服務補貼,提供生活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大力推動發展社區嵌入式中小型養老機構。對納入養老機構管理的中小型嵌入式養老機構按照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扶持政策執行。大力推進醫養結合。
三是出臺激勵表彰措施,各地為了吸引退役士兵主動參加技能培訓,相繼出臺激勵表彰措施。如銅陵等市對取得畢(結)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并與企業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或自主創業的退役士兵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宣城市郎溪縣對表現好的學員給予500-1000元獎勵,對表現特別突出的10人,培訓學校留用為軍訓教師。
四是加強孤兒政策創制,聯合省政府婦兒工委辦公室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的實施辦法》;在全國率先出臺《安徽省兒童保護專干工作規范》和《安徽省孤兒檔案管理辦法》;初步形成以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為核心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政策體系。(根據安徽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