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兒童福利兜底保障,統籌協調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以構建關愛保護體系、提升保障能力、提高關愛服務水平為重點,著力建網絡、強基礎、提質量、創品牌,全面推動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高位推動,奏響未成年人保護“協作曲”。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作用,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深入推進全國第二批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和自治區未成年人保護試點地區創建,著力形成一批新亮點、推出一批新經驗。持續深化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有機融合,形成民政、教育、衛健、司法、群團等多部門密切聯動的高效運轉體系,構建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
二、延伸觸角,奏響四級工作網絡建設“進行曲”。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四級工作網絡。完善基層未成年人保護陣地建設,加快推進旗縣級未成年人保護機構改造升級,新建150個蘇木鄉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50個嘎查村(社區)兒童之家,進一步編密織牢以地市級和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和嘎查村(社區)兒童之家為主要陣地的工作網絡。制定出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和工作指引辦法,探索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規范化建設,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的服務保障能力。
三、強化兜底,奏響兒童保障體系“主題曲”。組織實施“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年行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行動”2個行動。提高兒童福利機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水平,重點打造一批“養治教康安”和社會工作服務融合發展的區域兒童福利機構。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工作協同,建立健全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主動發現、精準排查、精準管理、精準保障等制度機制,加強與公安、司法、殘聯等部門工作對接,定期開展大數據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進一步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增幅不低于8.3%,提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幸福感、獲得感。實施兒童主任能力提升“賦能計劃”,選優配強兒童主任工作隊伍,開展定期入戶巡訪、信息排查、政策遞送、關愛服務等工作,打通關愛服務孤困兒童“最后一公里”。
四、精準施策,奏響留守困境兒童關愛幫扶“引導曲”。實施3個關愛保護項目,進一步推進完善困境兒童教育、醫療保障工作。規范實施“福彩圓夢 助學工程”,采取“廣覆蓋、優流程、嚴監督”的措施,保證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在入學就讀期間,能及時收到每人每學年1萬元的助學金,并由民政部門公開助學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加快實施“添翼計劃”項目,加大對具有內蒙古自治區戶籍,年齡在0-18周歲,具有手術適應癥的困境先心病兒童的摸排力度,對符合篩查條件的患兒實施手術治療,真正讓困境先心病兒童和家庭受益。高效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項目,為0至18周歲孤兒和年滿18周歲后仍在校就讀的孤兒,資助醫療康復、手術救治、輔具配置、體檢等費用,將救治對象由機構內養育孤兒延伸至社會散居孤兒,增加健康體檢項目,幫助更多孩子收獲健康和幸福。堅持對孤困兒童特殊群體既“保生存”也“保發展”,確保每個孩子不因孤殘而缺養,為孤困兒童提供全方位關愛呵護。(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