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甘政辦發〔2017〕28號)要求,今年2月底,全省86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人負總責,民政部門牽頭,發展改革、教育、財政、人社、建設、衛生計生、扶貧、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全省1228個鄉鎮、123個街道全部建立了黨政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各有關人員參與的工作機制。
上半年,全省各地結合實際,普遍建立健全了具體的協調、協商和工作制度,根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決本地區城鄉低保對象、受災群眾、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孤兒和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貧困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困難優撫安置對象等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問題。
同時,各地還進一步健全了急難對象主動發現報告機制、救急難快速響應機制、“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急難救助“首問負責制”和“轉介轉辦”工作機制,確保了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進一步完善了低保對象在居住地長期公示制度、村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低保問題投訴舉報核查制度等,加大督導檢查的力度,努力做到符合低保條件的應保盡保,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應退盡退,使最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得到了及時有效救助。(根據甘肅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