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浙江省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浙江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多項民政事業發展位于全國前列。
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有新突破,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72.6萬人(不含特困供養人員),全年實際低保支出45.71億元,城鄉平均月低保標準達到771元居全國省區第一。此外,全省積極推進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去年一共認定低保邊緣對象約36萬人,充分發揮臨時救助、醫療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共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9億元,支出醫療救助資金約10億元。
社會福利事業深入發展,慈善氛圍濃厚。到2018年底,全省共有社會養老床位60.9萬張,其中機構養老床位28.9萬張(不含未登記機構),全省共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36萬個,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城鄉社區基本全覆蓋;積極引導慈善力量參與扶貧攻堅,去年全省慈善組織向扶貧協作地區捐助款物超1億元,建立慈善基地91個,認定慈善組織559個,慈善組織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去年全省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共92.8萬人(次),發放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約3.3億元。
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成效顯著。截至2018年底,全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共計29391個,全省共有社會組織55298個,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9.4個,吸納社會各類人員就業57.89萬人,比上年增長27.03%。全省持證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共4.8萬人,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全省注冊登記的志愿者數量達952萬人,全省共有社會工作專業崗位2.46萬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1213家。
社會事務管理水平取得新發展,惠民殯葬政策全覆蓋,婚姻登記信息實現在線實時共享查詢比對。去年,全省節地生態安葬率達51%,提前實現國家“十三五”節地生態安葬目標。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辦理結婚登記33.73萬對,共辦理離婚登記12.96萬對。(根據浙江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