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貫徹落實國務院“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分類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部署要求,從嚴落實“兩返”人員和春節期間外出過節老人返院隔離措施,精準謀劃設立養老機構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為疫情結束后全區養老機構復工復產做好前期保障工作。截止目前,全區已建成養老機構集中隔離點4個,設立床位350張,入住人員200多人,發現0例新冠病毒病例。
一、精細、精準、精確抓好養老機構人員排查。一是組織市級民政部門查詢在院檔案、詢問老人外出史、健康史,對春節回家老年人家庭、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全面排查,共排查相關機構1016個,對象4萬多人。二是對重點對象篩查。對急需返院的老年人,組織縣級民政部門協調街道、衛健、社區、單位等各方面資源予以重點排查,對照隔離點“五進七不進”入住條件,準確測算需求。經測算柳州市需要100張,桂林市需要150張,梧州市需要60張,北海市需要50張。三是通過報刊、官網媒體報道及《致確需入住養老機構老人及家屬的一封信》等形式,為群眾答疑解惑,摸索出“微信小程序問卷排查”等創新工作法,有效提升了排查工作效率。
二、高效選址,科學布局隔離點。通過對科學選址改造、統籌人員調配、加強物資保障等方案反復論證,按照具有較強的醫療設施和服務能力,有足夠的醫療護理人員,有與老人居住區域完全隔離的獨棟建筑場地,有相對充裕的床位、交通比較便捷的原則,設立桂林夕陽紅養老中心、柳州市鹿寨縣久元養老公寓、梧州市社會福利院等3家自治區五星級養老機構和梧州市萬秀區幸福錢鑒頤養中心作為自治區第一批集中隔離觀察點,共設置隔離床位350張。南寧、北海、貴港、來賓等地集中隔離區正在加快推進。自治區防控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強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加快設置集中隔離區,各級聯防聯控機制予以特別關注,并及時調撥口罩20萬個,防護服500套,重點支持集中隔離區等一線醫務人員需求。
三、嚴格把控標準。一是強化聯防聯控。突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要求,對隔離點實行區域性封閉隔離,以“獨棟”“一人一床”“一人一間”為單位實施管理,不斷強化醫療資源配置,各隔離觀察點設置四大區域(接待區、健康檢查區、觀察區、生活區),配置相應的防護用品、設施設備,配備必要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二是規范人員組織。各隔離點分別成立醫療護理組、后勤保衛組、臨床營養組及信息宣傳組等專項工作小組,明確各組任務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如桂林夕陽紅養老中心成立隔離區臨時黨支部,發動百人黨員自發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獲得國家第十九指導組高度肯定。三是強化入住對象管控措施。組織家屬簽訂入住協議、風險告知書和未隱瞞疫情排查中屬于“六種情形”的承諾書,明確入住條件、開放時間、入住流程、運營管理等入住規范,建立入住前“三問三查”(問15日內家庭外出接觸史、問有無咳嗽感冒、問有無嘔吐腹瀉,查體溫、查是否攜帶傳染病源、查隨身物品是否有違禁物)健康篩查規范,周密制定老人隔離護理、健身運動、營養膳食、心理支持等方案和疫情防控預案,防止隔離觀察點變為疫情源。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由隔離點聯系專用車輛直接送老人到原養老機構入住,避免與外界不必要的接觸,確保老人安全。
四、優化流程,提高保障水平,確保服務質量。一是優化入住流程。通過入住老人或家屬申請、社區組織評估、民政部門逐級在線審批等流程,加快辦理入住手續,盡最大可能滿足面臨或即將面臨無人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剛性需求。二是加強護理人員培訓。統籌全市返工返崗的醫護力量、抽調市、縣養老服務隊伍、發揮優秀養老護理員典范帶頭作用,充實隔離點養老護理力量。通過線上一對多培訓,指導隔離點落實防控指南要求,做到“一明”、“二清”、“三落實”(明白可入禁入要求,清楚防護流程、清楚疫情處置措施,落實指南、落實臺賬、落實系統填報)。據統計,全區為隔離點安排護理員205人。三是嚴格護理人員防護。養老護理員與隔離點入住老人同吃同住,通過晨檢制度和健康申報制度,嚴格管控隔離點護理人員個人衛生防護,防止工作人員作為疫情來源重點對象和途徑,截止目前,隔離點未出現服務人員發生疫情病例。四是加強老年人心理疏導。各隔離點還積極為隔離觀察老年人開通心理援助熱線,提供電視、廣播、書籍等單人娛樂項目和微信、電話親屬服務,確保疫情期間各項服務質量。(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