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江西省民政廳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民政部精心指導下,按照因地制宜、科學精準的原則,周密安排部署,優化管理服務,全力以赴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千方百計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更高質量、更有溫度的祭掃服務,努力實現疫情精準防控與滿足群眾祭掃需求的有機結合。
一是祭掃管理差異化。3月18日,江西省民政廳提請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關于統籌做好清明節期間疫情防控與祭掃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精準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疫情防控風險較高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暫緩祭掃服務,其他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提供現場祭掃服務,并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強防護、保安全等工作。目前,全省有56個殯葬服務機構暫緩現場祭掃,136個實行限流或預約方式提供現場祭掃服務。如,撫州市回歸園公墓實行錯峰祭掃,采取單雙號墓分批祭掃,每個墓位限2名家屬現場祭掃。景德鎮市加強農村公益性公墓及歷史埋葬點管理,安排專人負責,引導群眾遵守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規定。
二是服務保障人性化。綜合考慮前期受疫情封閉管控影響,群眾祭掃、踏青需求強烈等因素,江西省民政廳指導各地豐富祭掃形式,優化服務流程,強化人文關懷,提供更多體貼、溫暖、人性化和個性化服務,切實滿足群眾清明祭掃多樣化需求。對于暫緩祭掃的殯葬服務機構,不搞簡單“一關了之”,而是盡可能提供網絡祭掃、代祭服務等簡約文明的替代性服務,讓群眾緬懷先輩、寄托哀思的情懷不因暫緩祭掃而暫停。南昌市為暫緩祭掃的公墓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清理一次環境(開展墓區環境清理)、組織一場儀式(代祭掃儀式)、敬獻一枝鮮花(向每個墓位敬獻一枝鮮花)、開放一個平臺(開放網上祭掃平臺)、舉辦一次征文(開展“給天堂的一封信——清明寄語賦哀思、攜手同心戰疫情”有獎征文活動)。九江市提倡網絡祭掃、誦讀經典、書寫寄語、居家追思等現代文明的祭祀方式,市民可通過中國九江網、九江市人民政府發布微信公眾號、“贛服通”九江分廳進行在線祭掃。吉安市為中心城區的公墓、骨灰堂免費開展代祭服務。
三是宣傳引導多樣化。3月26日,江西省民政廳提請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了清明節祭掃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文明辦、江西省交通廳、江西省林業局4部門向人民日報、新華社等30余家新聞媒體介紹了全省清明祭掃工作總體安排和便民服務舉措,盡量讓群眾早知悉、早安排,理解和支持祭掃政策要求。聯合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發布“攜手抗疫、文明追思”倡議書,引導廣大群眾強化個人防護,減少聚集,安全祭掃;采用鮮花祭掃、網絡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告別陋習;從倚重實物實地祭掃轉變到精神傳承上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實現文明祭掃,移風易俗。聯合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群發安全文明祭掃提醒短信。新余市等地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微信等形式,大力宣傳安全文明、綠色低碳祭掃方式,引導祭掃活動重于心而不拘于形。
四是督促指導實效化。為發揮聯防聯控作用,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全省采取省級和廳級兩個層面明察暗訪方式開展督導指導工作。一方面,省民政廳提請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全省清明節祭掃專項工作組,并組織江西省公安廳、江西省交通運輸廳、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江西省衛健委、江西省林業局等6部門廳級領導帶隊開展工作督查,督促基層強化責任擔當,指導細致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確保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絕對安全。另一方面,江西省民政廳召開全省清明節疫情防控和祭掃服務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成立廳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組織9個由廳領導帶隊的調研督導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各地進一步落實民政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殯葬服務單位主體責任。同時,各地疫情防控協調機構召開清明節工作部署會議,黨委、政府領導靠前指揮,部門高效聯動,細化實化防控措施,確保群眾過一個安全、文明、祥和的節日。(根據江西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