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山東省各級民政部門堅持把老年人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擺到首要位置,迅速行動,周密部署,強化措施,加強督導,扎實做好養老服務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省2000余家養老機構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1.4萬家城鄉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暫停服務,養老服務機構未發生疫情。
一、迅速行動,加強防控部署。省民政廳黨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成立由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對養老機構等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先后下發《關于做好全省民政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在養老服務系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及時轉發《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養老機構疫病防控指南》《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為基層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各級民政部門層層傳導壓力,放棄休息時間,提前到位到崗,全力組織養老機構做好封閉管理、體溫檢測、日常消毒等各項防控工作。各級共下發各類通知、文件和技術規范2724件,將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到每處養老機構。
二、嚴防死守,實行封閉管理。各級民政部門按照省政府要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機制,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感染”,實行“零接觸、零出入”,采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對全部養老機構實行封閉管理。一是實行對外封閉。暫停養老機構外部人員探訪和內部人員外出,暫停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提供各項服務。各養老機構共張貼疫情防控通報、公示、告示10654張,勸退來訪人員41580人次。青島、煙臺為防止護理人員回家可能造成的感染,6000余名護理員舍小家顧大家,舍親情戰疫情,吃住在一線,用真情和奉獻為老年人構筑病毒防疫網,防止了因工作人員流動引起的感染風險。二是加強內部管理。各養老機構制定應急預案,全面落實定時體溫檢測、全面消毒通風、分餐送餐、食品留樣檢測、24小時值班、隔離觀察等制度,內設緊急觀察間4573間。濟寧、日照、臨沂等地發布《致全市養老機構的一封信》,從前期防范、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等方面對養老機構進行指導。威海市組織養老機構,在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基礎上,編制了《養老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操作標準》。濟寧市加強養老機構內部管理,實行“五到位”:體溫監測、消毒、通風到位,日常照料和護理服務到位,老年人個人防護到位,分散起居、分散就餐到位,發熱老年人篩查隔離、報告處置到位。菏澤市定陶區探索形成54321內部管理做法,即實行5人一組的自我管理,配置4種不同濃度的84消毒液,每日3餐營養均衡、科學搭配,每日2次測量體溫,每日1次心理輔導。三是強化關愛服務。積極做好在院老人和家屬的解釋溝通工作,對老年人做好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紓解焦慮恐懼情緒。東營市民政局組織17位專業心理咨詢師,編制了《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老年人心理防護指導手冊》,加強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愛。泰安市邀請心理健康學會專家,以視頻方式對養老機構老年人進行疫情心理輔導。濟寧市編制《養老機構防疫三字謠》,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老年人增強防護意識、
三、多措并舉,強化全域防控。在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同時,省民政廳專門下發通知,對分散特困、留守、空巢、失能等困難老年人,由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督促照料服務人落實照料服務責任,堅決避免因出現無人照護而發生意外事件,堅決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各地統籌運用社會救助政策、社區聯動機制和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強對特需老年人的服務保障。濟南、東營專門下發通知,對疫情防控期間空巢、留守老年人服務保障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開展摸底排查、實行登記造冊;及時掌握留守老年人生活和物資儲備情況;定期安排專人對特需老人家庭進行消毒清潔。棗莊市對分散特困人員按照每戶300元標準,發放面粉、食用油、大米等基本生活物資,由各區(市)民政局統一采購和發放,保障了疫情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濰坊市積極借助信息化手段,運用拐棍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蔬菜配送服務,組建果蔬配送微信群,為周邊數個小區的居家老年人及家屬采購食材,采取“零接觸”式配送服務,解決周邊居家老年人的燃眉之急。威海市對部分因返工等原因導致無人照料的特困對象,由村(居)民委員會確定一名臨時照料人員,負責送餐、日常居家照料服務,并委托12349養老服務平臺,對全市農村留守老年人開展“主動關愛”服務。日照市為解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留守老人疫情防控期間生活難題,啟動臨時救助機制,各級投入46.7萬元,采購配送元宵、面條、芝麻糊等食品和蔬菜。濱州市對空巢(獨居)、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親屬已接受隔離治療,或者子女親屬參加疫情防控無暇照顧的老年人,充分發揮社區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動員村(居)民委員會、物業企業、養老服務機構等做好上門幫扶或入住養老機構。
四、下沉一線,加強督導指導。各地采取暗訪、抽查、電話調度、日報告等方式,全面調度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共檢查抽查養老機構2474家次。一是建立“日報告”制度。各地普遍設立“院長微信群”,每日16:00前通過微信工作群報送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情況;省民政廳及時匯總防控情況,通過微信工作群和養老服務領域防控專報推廣經驗做法,并依托養老機構管理系統,組織養老機構填報疫情防控落實情況,增強了工作的及時性和精準性。濟南市依托市養老服務綜合平臺,增設疫情調度模塊,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疫情防控調度。東營市民政局利用微信小程序,實時調度養老機構防控情況,減少層層填報負擔,并利用“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平臺召開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會議2次。二是加強抽查暗訪。各地普遍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由局領導帶隊,對基層養老機構防控和處置工作進行實地督導,及時發現問題,反饋督導整改。泰安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到養老機構檢查疫情防控情況,提出具體要求。濟南市組織10個督導組,對養老機構開展3輪專項督導,共開展督導155次,檢查養老機構145家,發現并完成整改問題167個。三是幫助解決問題。針對養老機構反應的防控物資缺乏問題,各地積極發動社會捐贈,協調對接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為養老機構配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濱州市各級民政部門先后為養老機構共協調發放防護口罩22100只、消毒液12432斤、消毒酒精11500斤。濟寧市協調指揮部發放口罩43230只、消毒液17036斤、資金35萬元,發動社會捐贈蔬菜11萬斤、米面油1萬斤,消毒液53000斤、口罩2840只。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微信、QQ等媒體,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識,宣傳防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一線養老護理員事跡,東營市民政局創作的3件養老機構防控文藝作品和臨沂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做法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根據山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