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地方動態 > 正文

遼寧省丹東市民政局采取多項措施 加大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力度

時間:2019-06-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遼寧省民政廳
【字體:    打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不愁 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及扶貧工作會議精神,2018年以來,遼寧省丹東市民政局加大社會救助政策調整和制定力度,精準發力,堅持問題導向,補齊政策短板,降低準入門檻,做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好社會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一是加大因病致貧家庭保障力度,擴大合規醫療費認定范圍。患病特別是重大疾病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為進一步有效化解因病致貧家庭基本生活困難,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聯合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因病致貧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丹民字[2018] 132號),從擴大病種、放寬合規醫療費用、簡化費用計算方法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因病致貧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時醫療支出扣減政策。對在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特病門診)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之外,個人負擔的其他必需的醫療費用,可按30%納入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將一些重大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和罕見病患者在專門醫療機構(藥店)自費購買的維持日常治療必需的特定藥品費用,視為合規醫療費用。從而,有效增強因病致貧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可及性、時效性、操作性。

二是合理調整準入門檻,持續增強兜底保障力度。為加大歷年脫貧不穩定貧困人口的鞏固幫扶力度,著力深化兜底幫扶工程,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先后聯合出臺了《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丹民字 [2018]137號)、《關于做好社會救助在脫貧攻堅中兜底保障作用的通知》(丹民字[2019]41號)兩項文件。調整了單獨申辦低保困難家庭認定標準,將“困難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人均收入低于3倍當地低保標準”調整為“低于3.5倍當地低保標準”,有效地避免了因為養老金提高幅度高于低保提高幅度,而使已納入單人保障范圍對象退出保障問題的發生。建立了“對照料護理人勞動力系數核減機制”和“高齡子女贍養費核減機制”,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重病、重殘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長期需要他人照料護理的,其照料護理人無固定收入的,可參照“有部分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員和疾病患者”檔核算勞動力系數;對于年齡超過60周歲的子女,可降低一定比例核算其贍養費,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最低生活保障準入門檻,切實把扶貧兜底責任兜到位,落到底。

三是擴大重度殘疾人保障范圍,減輕重病重殘家庭生活壓力。將三級智力殘疾人和三級精神殘疾人視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同時將其在單獨申辦低保時視為重度殘疾人。依靠父母撫養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年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其父母年齡均達到70周歲以上的,單獨申辦低保時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放寬到低于5倍當地低保標準。對整戶不符合納入低保范圍的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經個人申請,可參照單人戶納入農村低保范圍。

四是增強防止返貧力度,進一步完善了低保對象漸退保障機制。為助力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真脫貧、脫真貧,支持和鼓勵殘疾人就業創業,確保其穩定就業,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市殘聯聯合出臺了《關于完善低保對象漸退保障機制的意見》(丹民字[2018]97號)。根據家庭人均收入是否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及工作穩定情況,對低保人員就業后,給予其家庭不超過3個月救助緩退期;對城鄉低保對象中殘疾人就業創業后,給予其家庭不超過6個月救助緩退期;對農村低保家庭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后,視其脫貧穩定情況,給予其家庭不超過12個月救助緩退期。

五是建章立制,加強救助精準度,防止腐敗現象發生。為有效防止“關系保”、“人情保”、“指標保”等問題,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救助適度、不養懶漢,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人社、教育等9個部門,重新修訂印發了《丹東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認定辦法(試行)》(丹民字[2018] 8號),使保障對象認定更清晰、分類救助更精準、救助方式更靈活、體系機制更完善。同時,該局將針對基層社會救助經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展整改工作:一要大力推進信息共享,擴大家庭經濟狀況核對項目,進一步提升救助對象精準度;二要加強督促、指導和檢查,通過抽查、互檢等方式,推動各項救助政策精準落實;三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于基層社會救助經辦過程存在的違規、腐敗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四要認真落實好近親屬備案制度,對救助經辦人員親屬低保縣區實施必檢,打好精準脫貧的組合拳,最大程度地發揮民政部門的兜底保障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