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受疫情影響,2020年清明節期間河北省暫停公墓祭掃等聚集性活動。清明前夕,河北省民政廳精心部署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各地民政部門通過代理祭掃、網絡祭掃等系列創新舉措,確保群眾祭掃平安、文明、和諧。
近日,河北省民政廳相繼印發了《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安排部署清明節祭掃管理工作,要求有效防范清明節期間野外祭祀用火引發森林草原火災,推廣應用網上祭掃、代理祭掃等在線服務,開通殯葬服務機構移動客服端、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渠道。鼓勵群眾通過網絡祭掃、代理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同時,要求全省各地民政部門提前發布繼續暫停集中祭掃活動的通告公告,公布網上祭掃的平臺網址和代理祭掃的辦理辦法,通過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標語、橫幅、農村大喇叭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殯葬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目前,全省所有市縣均向社會公布了全域暫停現場祭掃服務的安排,暫停現場祭掃服務的殯葬服務機構合計255個。各市均向社會公布了網絡祭掃和預約祭掃方式路徑(電話、網站、公眾號、APP、小程序等),殯葬服務機構有自建網絡祭掃平臺的47個,預約方式已向社會公布的殯葬服務機構149個,確定至少提供一次免費代祭服務的殯葬服務機構197個。
省英烈紀念園(省雙鳳山陵園)在清明節前夕,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對全園墓碑、寄存格位進行逐一擦拭清潔,并在紀念塑像、英烈墓、社會墓區及寄存廳前擺放鮮花,開展統一代為祭掃活動,以慰藉生者告慰逝者。開發上線了網上紀念平臺(網址:wj.hebyly.com),建立網上紀念館,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摒棄舊俗,從倚重實物實地祭掃轉變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緬懷逝者、寄托哀思、追憶美德。
石家莊市鼓勵民眾選擇“云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開啟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在石家莊市民政局的統一部署下,石家莊市殯葬管理處推出免費“云祭掃”服務,市民只要關注登錄公眾號“燕趙生命文化”就可以進入“憶?時空”“祈福專區”,并參與“直播共祭寄哀思”,實現足不出戶、安全祭掃。為了引導市民開展居家祭祀活動,石家莊市殯葬管理處通過電子信箱、征集電話、“燕趙生命文化”公眾號留言和在人民紀念堂大門設置“天堂信箱”等方式,多渠道向廣大祭奠群眾征集抒發相思、祈福的寄語、卡片、照片、錄像,倡導以家庭追思會的形式開展綠色文明祭祀。4月4日,省、市民政部門還將在石家莊市人民紀念堂組織開展首屆“網絡寄哀思,直播獻真情”網絡直播共祭活動,同時在線回答觀眾提問。
承德市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在政府網站發布公告,暫停組織集體公祭等群眾性活動,大力推行網絡祭掃、代理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家庭追思等新型祭掃方式。聯合市文明辦發布“傳承文明 綠色清明”倡議書,倡導群眾進行新型祭掃。該市還舉辦了“感念人間情懷 書寫清明詩章”主題征文活動,通過詩歌散文征集,弘揚清明節傳統文化內涵,教育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倡導綠色環保祭掃理念,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文明祭祀,取得良好的效果。
秦皇島市各殯葬服務機構積極推行“互聯網+殯葬服務”,推廣應用網上祭掃、代理祭掃等在線服務。通過發布公告等形式,利用廣播、電視和各類新媒體,廣泛宣傳、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倡導鮮花祭掃、網絡祭掃、代理祭掃、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樹立文明祭祀新風。
唐山市民政局、市文明辦向全體市民發出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通過舉辦小規模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和網上祭掃、代理祭掃、網上時空信箱等文明祭祀方式,懷念逝者、寄托哀思。減少人員聚集,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帶來感染風險。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張家口市在清明節前夕制作了以“綠色、文明、法治、惠民”為主題的民生民政專題欄目,倡導廣大群眾移風易俗,以新的追思方式紀念先人,傳承家風。市殯儀館開通了“電話預約取盒安葬”的服務,市人民公墓西園區開通了“網絡云祭祀”服務,市區所有公墓推行代客祭掃服務(免費提供一次)。3月25日至4月12日,各街道按照屬地管理要求,協調市場監管部門、綜合執法部門開展對轄區內制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經營行為清理的執法工作。
保定市周密制定清明節暫停祭掃工作方案預案,及時發布清明節期間暫停祭掃服務的通告和倡議書,采取設立勸返點,積極推出“集體代祭”和“云祭掃”等舉措,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代祭現場,大大的幕布背景上寫著兩行大字:一樣的春天,不一樣的“祭念”,2020清明集體代祭儀式;左右兩邊掛有豎挽: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工作人員著裝整齊,獻上鮮花、水果,三鞠躬,集體默哀畢由專業司儀宣讀祭文。
滄州市于3月26日下發了通知,對清明節祭掃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在滄州日報、滄州晚報、網站、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宣傳。為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任丘市福寧園公墓、東光縣殯儀館目前開通了代理祭掃業務,黃驊市、青縣已開通了網絡祭掃。
邢臺市積極推行新型祭掃方式,殯管處、殯儀館開展了免費代理祭掃活動,組織工作人員清掃墓位、骨灰寄存格位、敬獻鮮花等方式代理逝者親屬進行祭掃遙寄哀思,傳遞心愿。
衡水市各殯葬服務機構積極推行“互聯網+殯葬服務”,推廣應用網上祭掃、代理祭掃等在線服務,開通殯葬服務機構移動客服端、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渠道。市殯儀館將以骨灰堂、公墓為單位,由工作人員代為開展一次集體祭掃。
邯鄲市民政局聯合市文明辦印發《致邯鄲市民清明節的倡議書》,提倡通過家庭微信群、網絡追思會、敬獻鮮花、書寫寄語等現代文明方式進行祭奠。提倡利用居家時間,閱讀有關清明的詩詞、文章等文學經典,了解清明文化內涵,豐富精神生活。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多陪伴父母子女,傳承優良家風。
廊坊市各公墓積極開展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由工作人員提供擦拭墓碑、鞠躬行禮、敬獻鮮花等服務,代客祭奠先人,親人可通過觀看視頻和直播、照片的方式緬懷逝者。
定州市積極鼓勵群眾通過網絡祭掃、網上時空信箱等方式進行祭祀。定州市殯葬管理所創建了“定州市生命紀念館”,開通網上祭祀通道,推出免費祭祀服務。市民只需關注“定州民政”微信公眾號,點擊文明紀念進入全球生命紀念館,按照步驟操作即可紀念故人。
辛集市開通免費網上祭祀通道,無論身在何地,都可以在網絡上為先人創建紀念空間,該市殯儀館還于4月2日上午開展集體祭掃,通過敬獻花籃、鮮花、追思會等禮儀,代家屬表達追思之情。
雄安新區專門開發了“雄安生命文化”微信小程序,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云祭掃”服務。廣大群眾通過網絡祭掃方式,足不出戶傳遞思念,通過家族微信群、居家追思祭掃、書寫寄語等方式寄托哀思,通過懸掛絲帶、張貼卡片等方式,文明表達對逝者的思念。(根據河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